在临沧市永德县忙岗村何家大塘自然村的“月季产研小院”,一场关于“中国芯”月季的产业革新正在发生。李淑斌博士带领的50人青年团队扎根“产研小院”,用十年时间将30余万份古老月季种质资源化为破译花卉产业密码的钥匙,努力让中国月季的芬芳再次飘向世界。
坐落于永德县的云南月季种业创新研究院。
十年深山育种路,铸就月季“中国芯”
全球90%的现代月季品种都源自中国古老月季基因,但我国月季产业却长期面临“卡脖子”困境。面对这样的困境,从法国学成归来的李淑斌放弃高薪职位,一头扎进云南的大山深处,收集散落民间的古老月季,这是培育优良月季品种的关键一步。为收集散落民间的古老月季,团队自驾行程超80万公里,足迹遍布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区,建立起全球罕见的香水月季种质资源基因库。十年磨一剑,李淑斌团队从3人壮大至50人,月季科研规模跻身国际前列,已经保存育种材料30余万份,年产100万粒种子,年均优选50个新品种。如今,184个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申报在册,6个获授权品种已实现产业化,2024年产值突破1亿元,销售额近4000万元。更令人振奋的是,团队独创的“亲本培育+原始创新”技术路径,正孕育着更多突破性品种。
李淑斌博士带领的青年团队项目负责人正在小院里探讨月季生长情况。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一朵花激活一方经济
在永德,“月季产研小院”不仅是科研基地,更是联农带农的“致富车间”。团队探索出“四增”模式:租用土地建基地,让村民年增收超500万元;吸纳200余户村民家门口就业,累计支付务工工资近1000万元;开展“田间课堂”培训花农2000人次,让普通农户变身育种能手;设立乡村振兴实验室,免费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如今,何家大塘自然村已蜕变为“香水月季村”,漫山花海吸引游客打卡,花卉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村民们感叹:“过去种玉米年收入不过千元,如今在花田务工月入三千,还能学技术!”
新品种月季。
永德月季产研小院一隅。
从深山到世界,中国月季香飘海外
2024年,团队获批成立云南省唯一花卉种业新型研发机构——云南月季种业创新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机构联合引进10名顶尖专家,科研实力再上台阶。更值得骄傲的是,团队将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和优质种苗输出至南亚东南亚国家。在缅甸、越南等地的试验田里,中国培育的香水月季正傲然绽放。
“我们不仅要做月季产业的破局者,更要当文化传播的使者。”永德“月季产研小院”李淑斌团队负责人吕雨娜说到。团队发起的“一朵花的‘中国芯’”科普行动,已在边疆民族地区青少年心中播下科学种子,让爱党爱国情怀随花香传递。
永德月季产研小院内,人们参观拍摄在古桩月季上嫁接的现代月季。
月季实验室里的花粉收集皿。
永德月季产研小院种植基地里的“蝴蝶”月季。
永德县忙岗村何家大塘自然村月季种植基地俯瞰图。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徐嵩钦 高吴双 报道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