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丽江】忆木祥

2025-07-06 12:00:03 阅读量3124 字数983


忆木祥


陈  泽(昆明市)


听闻木祥先生病逝的消息,我深感震惊。这不仅因为他还不到70岁,还因为此前没有听过他患病的片言只语。


木祥本名成如明,年轻时参军,复员后分配至中共永胜县委宣传部工作,职务是驾驶员。20世纪90年代初,我与木祥共事过一段时间,他的谦和低调、为人友善、从不搬弄是非、与世无争的品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而喜欢与他亲近。


事实上,我与木祥在20世纪80年代就通过文字结缘,我们不时就文学创作的心得体会进行探讨、交流。


我感觉木祥是一个颇有内涵的人,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充满灵性。勤耕不辍、孜孜以求的他后来在《北京文学》《民族文学》《大家》《青年文学》《散文》《美文》《边疆文学》等文学刊物,以及主流报纸的副刊上发表并获奖的小说、散文,也证明了他很有文学天赋。


随着木祥的文学作品不断问世及获奖,《丽江马帮》《束河啊束河》《女土司和她的后人们》《青春棚》《假如上帝还我一双手》《红灯记外传》《在云南和西藏的边缘》等小说集、散文集相继出版,他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刮目相看的同时,我对他更多的是敬重和钦佩。


幽静。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木祥不仅将自身丰盈广阔的内心世界诉诸一篇篇优美动人、感人至深、启人心智的文学作品,还为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人物树碑立传,弘扬正能量。他在《北京文学》上连载的长篇报告文学《张桂梅,用生命点燃希望之光》就是其中之一。


“从木祥身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的天赋和勤奋,直接影响乃至决定了其文学创作的成就。”一些文友坦言:“当然,还有环境、机遇、时势、运气等因素。”


面对荣誉和掌声,木祥始终谦和低调、不事张扬。人们常说,一个人要用很强的定力看淡名利,方能获得洒脱自在的境界。我以为,木祥就是这样。


木祥不仅散文、小说写得好,诗歌也写得极具特色和张力。虽然只是偶尔为之,但其丰盈的内涵、深厚的底蕴、别样的意趣扑面而来。


我记得他写大理的几首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手法成熟老练、形式短小精致、语言通俗易懂,给人留下太多的回味与想象空间。在我看来,木祥既是一位优秀作家,也是一位优秀诗人。


木祥与我相识数十年,虽然没有经常联系,但我们通过作品时常关注对方。有了微信后,关注对方变得更加便捷。


我和木祥有太多的往事值得回忆、品味,但还是慢慢重温吧。


图片由周侃摄。





编辑:白   浩

校对:张小秋

二审:和继贤

终审:郭俊燕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