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丨 藏在景东山水间的清凉诗篇

2025-07-08 11:12:22 阅读量1345 字数1435

当城市被暑气炙烤成发烫的棱镜,滇之西南、普洱之北的小城景东却深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天然避暑之地,这里的风裹着茶香,水浸着绿意,古村飘着炊烟,让每个踏足的人都能在盛夏寻得一方沁凉。

哀牢山杜鹃湖:绿浪拥湖,暑气皆消

海拔 2400 米的杜鹃湖,是哀牢山捧出的一面翡翠镜子。四周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如绿色穹顶,将湖面笼罩在清凉世界里。环湖栈道蜿蜒入画,春末残留的马缨杜鹃在枝头燃着碎红,蕨类植物的露珠折射着虹光。

一路旖旎的杜鹃谷栈道沿着山涧溪水而建,将杜鹃坝和杜鹃湖联结在一起。途经景点包括一碗水、叠翠林、迷情湾、崖溪口、花千骨等奇特的自然景观。

登高可俯瞰到杜鹃湖全景,延绵不绝的哀牢山山脉环绕镜面如洗,夕阳西下时,峰峦倒影被碧湖的涟漪揉碎荡漾,好一幅“水在林中,林在水中” 的奇特景观。建在山间的爱山亭飞檐挑着半轮落日,云海在脚下翻涌如棉絮。深呼吸一口充满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城市里积攒的燥热瞬间散尽,只剩与湖面同频的平静心安。

花果山黄草岭:果蜜飘香,山居慢调

无量山腹地的黄草岭,海拔 2500 米的冷凉气候成就避暑风光。青灰色石板房层层叠叠嵌在山腰,石片屋顶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与笔架山、伟人峰的黛色山脊相映成趣。当城市的风炎热干燥时,这里的夜晚却虫鸣鸟啼,仍需拥被而眠。

黄草岭的夏率性自然,笔直的采摘观光路连接着风景如画的果园,黄梨、蜜桃饱含汁水缀满枝头。极富地域特色的花椒园此时已挂满花椒,空气中传来淡淡的椒麻清香,让人口舌生津。这浓淡相宜的田园土韵,既可拍照打卡游玩,又能为家人带回绿色生态的农特产品,满足感瞬间揽入怀中。

在农家小院里依窗闲坐,调一杯回味甘甜的生态蜂蜜水慢慢饮下,看着窗外绿意充盈的山峰和辛勤劳作的人们,听着柴火灶上生态腊肉的翻滚声音,内心一片安宁。夜幕降临,三五好友围坐一起,山野鲜味夏风吹拂间氤氲散开,人间烟火慢慢悠悠,熨帖人心。

林街磨刀河:古茶生津,溪谷藏夏

踏入林街乡磨刀河小组,便跌入千年茶韵的清凉结界。金鼎无量古茶林里,1200 年树龄的古茶树需两人合抱,枝干上垂落的苔藓随山风轻摆。

茶马古道的青石板缝里渗出凉意,慢慢行走其间,纯天然的绿野带来沁人心脾的清爽,耳边似有马铃儿悠悠悠,浑不知身在何处。

道旁养蜂小栈是最佳歇息地点,木桌上一碗山泉冲泡的古茶是主人的寥寥心意,香茗入喉,暑气瞬间化作喉间的回甘。

磨刀河如白绸穿过谷间,叮叮咚咚奏响自然的琴弦,清冽的水汽随风轻扑面颊,忽有云雾从谷底升起,掠过古茶树的枝桠,顿觉 “泰山归来不看山,金鼎归来不看茶” 的妙意,燥热在茶香与泉声中悄然溶解。

景福公平:彝寨风清,人间值得

景福镇公平村是 99% 彝族聚居的清凉秘境,深藏于无量山褶皱里的传统古村落在历经岁月洗刷后,越发有了古朴厚重之美。

背娃娃山下,农家小院沿坡势层叠,南诏古茶林的枝叶在屋顶投下斑驳光影。清晨的雾气漫过茶马古道,打湿了通往远方的斑驳石板,路旁门扉轻开,上了年纪的老人在火塘边烤制着古茶,诉说着过往时光。

彝族打歌还未散尽余温,高山青菜已在土里咕嘟作响,吸饱山泉水鲜甜的大红菌醉了人间岁月。找一处草地躺下,看云絮随风飘过,听当地村民的牛歌在山谷回荡,连时光都慢得像古茶树上的年轮,将暑气圈在了山外。

这个夏天,不妨循着绿意、茶香、泉声,到景东的避暑胜地走走。让杜鹃湖的碧浪洗去焦躁,黄草岭的密林留住清凉,磨刀河的古茶浸润心扉,公平村的清风拂去烦忧 —— 原来最好的避暑,是把自己交给山水,让身心在自然里舒展成最惬意的形状。

来源:景东县融媒体中心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