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腾冲的山林深处
有一种花
开得热烈 开得奔放
它以烈焰般的红艳
照亮了整个山谷

连天阴雨
给腾冲蒙上了一层
朦胧的灰调
这样的时节
总让人忍不住渴望
一些浓烈的色彩
今天
就让我们跟随
农民画家麻永春的视角
一同走进那片红

站在腾北边陲高山秘境的怀抱里,抬头看啊,那红杜鹃,开得那叫一个烈,一个艳,能把人的心都照亮喽!

红杜鹃高的能顶到房檐,矮的也就齐腰。树皮是灰扑扑的,粗糙而布满裂纹,像是咱老农的手,上面都是日子刻出来的印。新抽出来的嫩枝儿上都裹着一层白绒绒的细毛,软乎乎的。那细长条的叶子呢,厚实得像牛皮,在太阳底下油亮亮的。

等它的花季一到,花骨朵簇拥在一起竞相绽放,像过节时咱傈僳族姑娘小伙围着火塘跳舞。那花儿就像一个个精巧的小铜钟挂在那儿,风一吹,轻轻晃悠,那声儿是听不见,可心里头能听见响!正是因为它红得像火,开得热闹喜庆,所以咱山里人也管它叫“马缨花”。

这宝贝花儿啊,不光咱云南漫山遍野有,广西、四川、贵州、西藏那边山里也能找着,连越南、泰国那些邻邦的山头也开。它就爱扎根在高高的山里,一千二到三千多米的地方,钻林子、趴灌丛,哪儿凉快湿润它就在哪儿长。同时它也筋骨硬扎,能耐旱耐瘠薄。

红杜鹃在我们傈僳人心里头,可不单单是朵花,还担着人的念想。它就像火塘一样,是热乎劲儿,是喜庆!逢年过节,看见它心里就敞亮。那红啊,像血,像火,看着就让人想起老辈子那股子冲劲儿,憋着一股子向上的力气!跟我们寨子跳“大嘎”时脚底板踩出来的那份滚烫的欢乐是一模一样的。

你瞧那花朵和叶片挤挤挨挨凑在一起,多像咱寨子里姑娘小伙过节穿的衣裳,红配绿,又扎眼又欢腾。风一吹,花儿枝儿一起摇,再配上那边坡上悠悠的三弦响,那热闹劲儿,像喜鹊在枝头闹春,整个山都活过来了。

我们寨子往北六里地,翻过大坡,有个地方叫“硕麦洼紫”,傈僳话就是“杜鹃花的山岭”的意思。那地方山高路陡,可也正因着这样,最野、最鲜亮的美景都藏那儿了。一到季节,满山的红杜鹃能把山头都染红了!这地方,位置好得很:东边景致好,分水岭、一碗水、大竹坝都是好地方;西边是地盘关,有边地风情;南边有乌龙坝茶园,如今搞得兴旺,是致富的好路子;北边是高高的雷打羊大坡,这地方海拔两千六百多米,山形地势怪,但却是爬山露营,带孩子认山认水的好去处!

我一个画了大半辈子寨子、火塘、乡亲的农民,画笔下最想留住的颜色,就是这红杜鹃的红。它是画进我心里、刻在我骨头上的颜色。它不只是朵花,它是咱山里人的精气神,是咱绿水青山的魂。

你是否渴望亲近这绚烂的红杜鹃?是否想躺在星空下,聆听山风的低语?是否想探寻傈僳族的古老传说?那么,来这里就对了!
我们盼着喜欢这山山水水、喜欢边地文化根脉的朋友们,能翻过大岭子,来“硕麦洼紫”瞧瞧,看看这红杜鹃映照下老百姓的好日子。来一趟,保管让你把这大山的精气神、火塘的热乎劲儿,都带回去!
人物介绍 PROFILE
麻永春
腾冲傈僳族农民画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1993年开始从事农民画创作,《三弦舞》《同心酒》《上刀杆》《绣》《欢度新春》等多幅作品在全国各类展览中参展、获奖。



来源:腾冲融媒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