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和桥梁。近年来,丽江市充分发挥体育在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人心力量、促进“五个认同”中的积极作用,以体育为纽带,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民族歌舞展演为赛事添彩。(丽江融媒记者 和玉松 摄)
夯实体育基础 织密民族团结纽带网
近年来,丽江将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规划、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相结合,在城市社区、公园、广场以及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建成一批篮球场、足球场、健身步道、全民健身广场等体育设施。截至目前,丽江市共有体育场地5200多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19平方米,足球场地232块,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1.86块,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

中济海体育公园运动场一角。(丽江融媒记者 和玉松 摄)
全市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181名,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34名。以“全民健身日”、传统节庆等为契机,积极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降低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门槛,吸引各族群众走进体育场馆参与体育活动,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4—2025年云南省城市篮球联赛总决赛民族大联欢活动。(供图)
“丽江每一场体育赛事,几乎都是以我们的民族歌舞展演开场的!”市群众广场舞和少数民族健身操推广中心负责人郭建萍说,近几年时间里,她组织并参与了超过300场次的广场舞公益活动,几乎涵盖了全市所有重要的体育赛事开幕式。《纳西欢歌》《玉龙山上开红花》《团结花开丽江美》等多支曲目,凭借华丽丰富的民族服饰、节奏欢快的舞步,成为体育场上的靓丽风景,共同讴歌民族熔融的美好时代。目前,中心还发展了超过100支全民健身队伍,长期参与人数达3万余人。今年以来,组织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走基层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为丽江全民健身队伍建设和体育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贡献。

丽江市体育发展中心的“东巴帽体育馆”。(供图)
举办特色赛事 搭建民族交融彩虹桥
丽江市体育发展中心的“东巴帽体育馆”、中济海体育公园等的民族元素景观……生动展现着体育发展与民族团结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价值内涵。多彩的赛事活动和优秀体育文化已然成为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省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丽江隆重举行。(丽江融媒记者 和玉松 摄)
近年来,丽江各地深入挖掘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结合现代体育元素,常态化举办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赛事和民族展演活动,“端午节”泸沽湖摩梭传统猪槽船比赛、华坪鲤鱼河龙舟赛;“三多节”期间,古城里的云南省城市篮球联赛总决赛、“纳西东巴跳”;“火把节”彝族、纳西族、白族的“赛马会”、摔跤比赛;“阔时节”傈僳族弩弓射箭、荡秋千活动;“转山节”摩梭徒步大会、篝火晚会……参与这些民族体育特色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多,传统体育项目也伴随着节日流量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掀起“节日杯”主题体育赛事热潮,成为节庆活动的一大亮点。

摩梭人转山节荡秋千。(供图)
这些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项目,不仅展示了各民族的文化盛宴,更是各民族同胞欢聚一堂、互动交流的嘉年华。不同民族运动员同场切磋技艺,观众们共赏喝彩,打破了语言和习俗的隔阂,同时也因其独特的魅力和趣味性,成为各民族相互了解、学习、体验民族文化的窗口,各族群众在共同参与、共同拼搏、共同欢庆的体育活动中,深化交往、增进交流、促进交融。
据统计,2024年,我市通过文体旅融合办赛创新模式,组织举办国际国内赛事87场次,引流83万人次,预计创造直接经济价值1.92亿元,拉动经济效益约4.36亿元。

端午节期间,宁蒗县举行摩梭传统猪槽船大赛系列活动。(供图)
创新产品业态 锻造融合发展新引擎
丽江市正深入挖掘资源禀赋,把体育和民族节庆、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体育搭台、文体融合、旅游唱戏、经济发展”的模式,为带动当地民族群众增收,实现就近就地就业,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丽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文化汇集地。玉龙雪山下“印象丽江”展演、泸沽湖畔摩梭徒步大会、猎鹰谷景区射箭骑马、东巴谷景区传统攀岩、老君山黎明景区的射弩比赛……当前,丽江市正通过串联各大景点景区,积极打造“高原训练首选地”“精品赛事举办地”“户外运动目的地”等,推出了“体育+非遗研学”“体育+民俗体验”等百余项文体旅融合新产品,为来丽游客和参赛运动员提供“吃、住、行、训、赛、游”一站式服务,实现了体育精神与民族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向赋能,让体育成为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力量。

勒巴舞展演。(丽江融媒记者 和玉松 摄)
“今年以来,丽江玉龙‘三多节’传统体育活动、纳西族勒巴舞、泸沽湖摩梭徒步转山节等5个项目获评2025年云南省体育文化优秀项目。下一步,丽江市将坚定不移发挥体育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中的桥梁与催化剂作用,让各族儿女在体育的纽带下,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享体育产业发展红利,共谱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丽江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杨现君表示。
记者/和玉松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