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鸟谷,生态文明的一朵鲜花

2025-07-15 08:47:08 阅读量1288 字数2583

盈江石梯村是目前我国境内同时有3种犀鸟稳定繁殖的唯一雨林,堪称中国的犀鸟谷。有人称其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被誉为生态文明的一朵鲜花。

从古至今,犀鸟被景颇人视为吉祥神鸟,奉为图腾。景颇山寨的山门村里,目瑙纵歌舞场的墙壁绘画和雕塑中,都有犀鸟形象。

盈江石梯村处于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保护区与缅甸接壤,是中印缅热带生物地理区资源最集中、最典型的区域。

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起,这里的生态被严重破坏。世居的景颇族、傈僳族,刀耕火种,狩猎为生。过度的砍伐及狩猎使野生动植物数量骤降,而体型巨大、鲜艳醒目的犀鸟,焉能安存。

2015年,在林子巡山的石梯村民,听到林子上空有“噼噼啪啪”的声音。声音之大,让人心惊。举头搜寻,一只色泽艳丽、体型硕大的巨鸟,展着庞然丽翅,在金色阳光下,信然而游,留下了一道道太阳光影。

村民惊奇、兴奋,然后猜疑。难道,这就是先民们一直传说的鸟王,那早已绝迹的犀鸟?

犀鸟,是景颇人的神鸟。然而,他们在山里几十年了,从来没有见过其踪影。

于是,村民动员了更多村民,在这片广袤的深山老林,满山搜寻,终于在入云的大树之巅,寻见3窝犀鸟巢。

村民雀跃,欣喜震撼了沉寂的山林,震醒了常年砍山打猎人冰冷的心。

他们很快发现,犀鸟,竟给他们带来了这么多好处。

石梯村,一下子声名远扬。各种爆款视频,如同海浪。观鸟人称犀鸟为“明星鸟”,鸟中巨星,皆热衷成为犀鸟追星族。

然而,犀鸟习性胆小、脆弱,选择活动区域苛刻。犀鸟头骨制品可获暴利,在许多国家,它们被长期追猎,变得敏感,总是奔逃,有一丁点异息,便振翅迁徙。

2021年,中国将境内的犀鸟,全部从二级保护动物升至一级,以加强对这一珍稀之鸟的保护。

犀鸟,成为盈江的“地理标志”。为观犀鸟,云山深处,观者如云。涌入森林之人,众如潮水。如何管护?成为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必须回答的问题。

有人坚持,最保险的方法,是对之严格封控,这样不会被问责管护不力。

我走进保护区管护局,与局长张永生面对面坐着。张永生,根植保护区多年,实干,对职业深情用心。

“作为保护区,不发挥其生态福祉,得不到保护区群众真心支持,保护就没有生命和活力。”

在强化核心区、缓冲区保护的基础上,管护局支持在实验区探索性开展自然生态体验、生态旅游,鼓励村民振兴观鸟业,通过村民获益,自觉融入生态保护。

“虽然,这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但是,我们走出了超前的一步。”

张永生回答了如何理解保护与开发,讲出了管护局敢于“超前一步”的担当。

这种探索,得到了实践证明。

“石梯生态经验”得到了上级部门肯定。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容,登上央视及省级媒体42次,在央视《秘境之眼》播出35期。保护区获得“全国林草科普基地”称号。

如何统筹协调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探索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对盈江县各级党委、政府来说,总在实践的路上。他们为石梯村的不凡和美丽而欣喜,百般操心。对犀鸟谷进行培育打造包装,瞅准犀鸟的美丽,融入脱贫攻坚的时代机遇。目标,是要将这个有着美丽森林却百年贫瘠的民族山乡,变成知名的旅游村落。

政府争取资金,花大力气修通了县城通往石梯村的百里硬化路。把犀鸟谷作为美丽作品,建成了40多个鸟类监测点。为村民修鸟塘,建观鸟点和民族客栈,打造了民族风格浓郁的文旅产业。每年举办“中国盈江国际观鸟节”,广邀国内外爱鸟人士,相聚犀鸟谷,共享生态美丽。

石梯村,这个原始森林中的村落,荣获“中国犀鸟谷”和“中国观鸟圣地”美誉。

每年3月,当犀鸟谷进入观鸟旺季,成千上万国内观鸟者,如一群群斑斓彩蝶,从北京、海南,从中国的东南西北,寻香而来。犀鸟谷,吸引着世界目光,相继有美、英、法、澳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爱鸟人,飞越千山万水,满身风尘踏进犀鸟谷。这些眼睛肤色不同的他乡之人,总是带着欣喜,久久凝望百鸟婉转的这片翠林。

犀鸟,让石梯村产生变化,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变化一:改变了山乡穷困。

犀鸟谷成为“鸟类天堂”后,每年接待观鸟游客超过2万人次。观鸟,让石梯村成为富裕村寨。

全村建有观鸟点49个,民宿60间,从事观鸟服务的人达80%以上。每个点,每年有近3万元收益。每家客栈,每天可获利近千元。

2023年,石梯村民收入约500万元,人均10152元。村民户户建起了民族新居,33户村民有了自己的车,结束了穷村无车的历史。水、电、路、网进村,建了文化广场和活动室,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为森林中的绿色新村。

变化二:改变了山里人。

石梯村变化最大的,是山里人的笑容。犀鸟飞来后,全村人绽放出了舒心的笑容,如山岭上的一朵朵野花。

“只有保护好山林,我们才能过上好日子。”越来越多的村民如是说。

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护林护鸟志愿队。昔日靠山吃山、刀耕火种的村民,放下了祖传的油锯、斧头、兽夹,“砍树人变成了护林人,狩猎人变成了护鸟人”。

村民大会更是把保护森林和鸟类写进村规民约:“捕鸟、砍树,发现一起扭送一起。随意开荒,罚违约金,用于生态修复。对主动上报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给予200元至2000元奖励……”

石梯村靠生态观鸟致富的故事,频频登上媒体。石梯村的8位“鸟导”,相继9次走进央视。荧屏中,这些农民“鸟导”,皮肤黑亮,表情憨厚中透着羞怯。然而,满满的笑容里,已经写上了自信。

变化三:这里成为中国唯一的犀鸟谷。

目前,保护区安装了242台红外相机,建立了智慧在线观测系统。监测表明,2015年,犀鸟谷有犀鸟3窝。现在,已有固定巢穴28巢。犀鸟数量,以每年约20只的数量递增。

石梯村,成为云南省“旅游扶贫示范村”,带动了周边140多个村民小组共同致富。“石梯生态经验”入选“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并成为国家文旅部100个特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典型经验。

石梯村犀鸟飞去,又飞来,证明了一个道理:没有生态文明建设,就没有绿水青山,更没有金山银山。

犀鸟谷的人流在增,商业气息渐浓,是保护所面临的挑战。

为了实施高水平的环境保护,提高保护质量,让犀鸟谷永续,石梯村人一直在探索:争取升级为国家级保护区,获得更严格的保护;推进绿色国际合作,突破该保护区137公里中缅边境国际生态保护的难题;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用科技护航等。

石梯村人知道,只有犀鸟长久永续存在,犀鸟谷才是真正的“金山银山”。守住了犀鸟谷,便是为国护林,便是为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