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81载,远征军战士原同义终与家人“重逢”

2025-07-15 14:41:41 阅读量1239 字数709

“寻找二爷爷是我们家五代人的执念。”原录利的声音数次哽咽。太奶奶曾告诉他,二爷爷1917年出生,16岁读军校,在江西与日军作战时负伤住院,出院后寄回家最后一封家书说要归队,此后便杳无音信。当年老家被日军占领,太奶奶将原同义的同学录、照片和家书装进瓦罐,埋在离老家几十米远的地方,后来却再也没能找到,这成了她一辈子的遗憾。爷爷原同礼也找了一辈子,每年过年全家团聚时,总会念叨起他。直到99岁临终前,他还反复抓着家人的手交代:“一定要找到你二爷爷”。

2025年6月6日,“老兵回家”公益活动发起人孙春龙发布了原同义的事迹,仅仅一天后,便联系上了原家后人。

原同义的侄子原虎群说:“家里当即开了家庭会商议,所有人都想当天就飞赴云南。可我们这辈人都已七十上下,又没出过远门,录利又正在外地出差,实在走不开。等待出发的这几天,我们心里又急又盼。”

7月4日,原虎群、原录利一行终于抵达龙陵县象达镇。在志愿者的带领下,他们来到墓碑前:“我们喊出他的乳名‘仓’时,一眼就看到了荒草中的墓碑横梁——志愿者此前几次都没发现,仿佛他早就等在这里。”他们按家乡习俗摆上糖果、鲜花祭奠,跪在墓碑前,泪水止不住地滑落:“这么多年,全家从没停止找你。”

次日,一行人前往芒市青树坡。青树坡地势陡峭,原录利一次次跳下战壕:“站在这里,才懂二爷爷不愿拖累战友的决绝。这里的土浸染过他的鲜血。”他捧起一捧红土,“要带回去,让二爷爷落叶归根,让他的精神成为我们原家的家风。”

登上主峰,蛇形交通壕、品字形掩体、密布的弹坑仍清晰可见。山风掠过,仿佛还回荡着当年的呐喊。原录利手中的红土,一端连着滇西的战场,一端系着河南的家乡,跨越八十余载,五代人的思念终于落了地。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