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江的抗战诗歌与对联
杨 陆(古城区)
唐尚贤抗战诗3首
勉模侄从军
送别从军去,飞翔万里天。
忠心莫落后,抗敌必争先。
鼓励学生从军
儿男不家食,投笔奋从戎。
三尺腰边剑,光芒耀远空。
抗战胜利
据说我华胜敌夷,欣色命笔笑题诗。
挽澜气象始今日,奋发图强无尽期。
注:唐尚贤(1874年—1946年),字杰生,号东园,古城区金山街道莲湾村人,纳西族。清光绪辛丑科(1901年)副榜。后就读昆明法政学校,毕生从事教育,著有《东园诗集》和《东园文集》。“不家食”,意为有作为的男儿不应满足于在家过小日子。“挽澜”,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危险局势。
李奉之《抗战中自题照片示儿》
丈夫重气骨,慷慨多须眉。
须眉虽曰白,气骨龙嵚崎。
莫谓我已老,能忍三日饥。
能饮百壶酒,能吟千首诗。
恨无太阿剑,枭彼卖国儿。
嘱尔兄与弟,共力挽时危。
注:李奉之(1875年—1951年),名炳章,号伯潭,丽江古城人,纳西族。清末廪生。后毕业于昆明法政学校,曾任民国时期丽江县劝学所长。他的两个儿子均参军上抗日前线,作者寄去照片并题此诗,勉励儿子勿以父念,英勇抗敌。“嵚崎”,山高峻的样子,形容品格不同于众。“太阿”,宝剑,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干将所铸。
李汝源《鹦鹉冢》
桥东居士属多情,感念微禽忽丧生。
塞上男儿血战死,谁怜白骨任纵横。
注:李汝源(1905年—1938年),字毓山,丽江古城人,纳西族。北平大学毕业,坚决拒绝到天津日伪政府任职,誓言“宁愿饿死,不当汉奸”。此诗有自注:“冢在北平西郊,有碑文。其时我义军与日寇血战甚烈,有感而作。”
严承典《惊闻广州失陷》3首
消息忽传失广州,疑忧交集气充喉。
原来革命策源地,战未经句竟付仇。
广汉机枢一线联,外藩既失内难全。
大好河山何时复,亿万同胞涕泗涟。
殷忧国难日深沉,出路当从战里寻。
天下兴亡人有责,满怀热血献丹心。
注:严承典(1907年—1973年),字近尧,玉龙县龙蟠乡人,中学毕业后教书多年,任巨(甸)鲁(甸)联合完小校长,复进云大升学。性情纯真,喜诗文,稿多亡失。这3首诗写于1938年10月作者就读云南大学期间,其时日军从大亚湾强行登陆攻陷广州。作者充满痛心和激愤,表达了愿意奔赴抗战前方的爱国情怀。
高玉柱《安宁温泉》4首
潺潺流泉水芳冽,国难当头心欲折。
不是泉温是火焚,誓掷头颅洒鲜血。
铁血三千洒桃花,英雄半属女儿家。
平边弥乱秦良玉,持节直追汉军车。
同胞同胞奋臂起,长枪大纛东北指。
不是当年旧温柔,不复民族心不死。
吁嗟四省早沦亡,无数英雄丧边疆。
倭寇不灭难消恨,谁复眷恋温柔乡?
注:高玉柱(1906年—1942年),本名擎宇,号玉柱,笔名慕蕴女士,永胜县永北镇人,世袭北胜土司后裔。抗战时期被选任“西南夷族驻京代表”、国民政府“边疆宣慰团”少将团长。她在昆明、南京期间,相继在全国和地方性报刊上发表抗日救国文章,抨击时政,揭露消极抗日、地方军阀各霸一方之弊。以上4首选自其《游昆明安宁温泉》。

黑龙潭公园。
木壬林抗战联
拔剑先平三岛国;
饮水常怀九眼泉。
注:木壬林(1892年—1945年),字鹤九,玉龙县白沙镇人,纳西族。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1942年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部中将高参。此联撰于1938年,作者时任旅长,在与日寇作战中写信回乡,请父亲代为镌制此联及“还我河山”之匾悬于黑龙潭公园。“三岛国”指日本,“九眼泉”即黑龙潭。
王席珍抗战联
中华乃文明之邦,都市攘攘,继承东鲁教训;
日本是蕞尔小国,野心勃勃,应当早日投降。
注:王席珍(1876年—1951年),玉龙县九河乡人,白族,清末秀才,有文名。曾外出游学,任镇康县高等小学校长、县劝学所所长,1946年回乡创办“崇德馆”教学,担任过丽江县参议员。“东鲁教训”指儒家思想中汲取历史教训的论述。“蕞尔小国”指小国家。
范义田抗战联2副
“迎抗日远征军归来”长联
东瓜战场,写下一页历史,大战一百合,国外扬威,是唐代远征军横绝葱岭,帕米尔后第一壮举;
野人山地,踏破千古洪荒,越山千万重,雪中返旆,看边疆众同胞沿途箪食,壶浆以迎成千掌声。
“抗战胜利”联
笔山传檄平倭寇;
丽水生文焕国华。
注:范义田(1909年—1967年),字楚耕,玉龙县石鼓镇人。早年任教,1930年被录为省教育厅科员,继续在师范学院学习,曾组织“昆华读书会”,创办《南荒》刊物。回乡任省立丽江中学教员、石鼓两级小学校长。后返昆参加筹办《云南日报》,再回乡任省立丽江中学校长。他曾奔赴延安,因病返回。1945年任滇西北督学。新中国成立后到云南省民委工作。有《范义田文集》。1942年8月,中国远征军第5军96师及军属炮兵、工兵在与军部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从缅甸北部辗转翻越高黎贡山归国,途经石鼓镇受到当地民众热情欢迎。浴血而归的抗日将士含泪读过青松牌坊上的这副楹联,为边疆同胞的高度评价和关切而感奋,并赞叹“不料这远乡僻壤竟有如此才人”。“东瓜”即同古,位于仰光以北的战略要地。“葱岭”是中国古代对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天山西段的总称,唐代派远征军击败这一带地方割据政权,设安西都护府。
单镜抗战联3副
日寇其犹癫犬乎?到处狂嘶,致五千年黄帝子孙遭浩劫、罹奇灾,滥杀滥烧难活命;
吾华真乃睡狮也!一时猛省,召数百万汉家将士赌存亡、拼生死,再接再厉不灰心。
凡世上热血人,值家仇国难,何惜裹尸葬马革;
看灵前哭夫者,痛生离死别,难禁洒泪湿鹑衣。
同盟国戮力一心,东亚西欧扫纳粹;
原子弹光芒万丈,长崎广岛尽妖风。
注:单镜,字蓉舟,永胜县人。晚清拔贡。民国初曾任云南省议员,后辞官隐居清水驿。
杨精品抗战联
蠢尔三岛夷,封豕长蛇,敢来上国扬威武;
巍乎同盟军,救民除暴,直向东海受降城。
注:杨精品,永胜县人。
徐冠三抗战联
一代英名垂竹帛;
满腔热血洒疆场。
注:徐冠三,永胜县人。
冷著堂抗战联
三岛已降伏,国基奠定,借此大好风光,暂消遗恨,快乐几日;
八年真辛苦,民不聊生,还须更加警惕,奋发图强,永壮千秋。
注:冷著堂,即冷照明,民国时期任永北实业所所长。
徐悲鸿赠余仲斌联
明耻教战;
多难兴邦。
注:徐悲鸿(1895年—1953年),江苏宜兴人,著名国画家、油画家。先后留学日本、法国,游历西欧诸国,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之一。余仲斌(1899年—1957年),名恂,丽江古城人,纳西族。曾考入北平大学预科,在昆明开设“丽日升”商号、兴业人力车公司、民乐京戏院。抗战时期开设丽华汽车公司,1947年出任恒通化工公司总经理,20世纪40年代任丽江旅昆同乡会会长。此联为徐悲鸿于1943年题赠余仲斌。
图片由周侃摄。



编辑:白 浩
校对:张小秋
二审:和继贤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