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故事·非遗新声】一把剪刀裁岁月:严以智与丽江剪纸的不解之缘

2025-07-25 10:00:18 阅读量6430 字数1166

本节目由

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播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严以智,用一把剪刀在纸上剪出丽江的万千风情,他的作品,在时光的雕刻下愈发精致动人。


严以智正在从折纸开始教授孩子们剪纸。(丽江融媒记者 徐蕾摄)


1950年,严以智出生在丽江市永胜县光华乡一个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回到乡村的严以智,最先是被红白喜事里的剪纸纹样吸引。窗纸上的花鸟、礼盒上的纹样,都让他心生向往。没有师傅引路,他就对着旧纹样一遍遍揣摩,从一张红纸裁开歪歪扭扭的“囍”字开始,指尖被剪刀磨出厚茧,纸上的线条却日渐流畅。为了撑起一家人的生计,他又凭着韧劲学了裁缝、石匠、木匠手艺 ,这些看似与剪纸无关的营生,后来都成了艺术创作的隐形翅膀:木匠打量木料的空间感,让他懂得在二维纸面上营造层次;石匠凿刻岩石的线条把控,让他的剪纸兼具刚劲与细腻。

1992年,考入原丽江师专民师班的严以智,因一身过硬的手工技艺被留校工作,成为民师班学员留校的第一人。从未受过专业艺术训练的他,把图书馆里的剪纸书籍翻得卷了边,对着名家作品反复临摹。没有画笔基础,他就用剪刀代替画笔,硬是把绘画的灵动感融进了剪纸的线条里,让剪下的花鸟仿佛能振翅欲飞。


严以智在香山社区活动中心教学员们剪纸。(丽江融媒记者 徐蕾摄)


一次在丽江古城写生的画家身旁,严以智望着画布上的青瓦白墙忽然顿悟:“我要用剪纸留住这份美!”他带着剪刀在古城里穿梭,把“天雨流芳”牌坊的飞檐翘角、石板路上的斑驳光影都记在心里。经过数十次尝试,剪出的牌坊终于有了神韵,连匾额上的题字都透着书卷气。后来创作23米长的《东巴神路图》时,如此长卷的装裱成了难题。他买来装裱工具自己钻研,在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掌握要领,实现了从剪纸到装裱的全流程把控,让这幅心力之作得以完整呈现。


严以智丽江古城系列剪纸作品。(供图)


严以智的剪刀也不止步于传统。他用套色剪纸创作的《张桂梅》系列,随话剧《桂梅赞》走遍全国,让剪纸艺术与时代精神共振;多层叠加的技法,让平面纸张生出立体光影,仿佛能看见雪山在云雾中起伏;“百年丽师”主题剪纸则以当代视角串联时光,把老校门与新校舍都定格在纸上。


严以智“百年丽师”剪纸作品。(供图)


退休后的严以智,反倒比在岗时更忙碌。他把教室搬到小学课堂和社区活动室,把作品展办到全国各地,各大书店都能买到他的剪纸作品集。“传承要从娃娃抓起,那些红纸剪出来的花纹,能在心里种下美的种子,艺术能滋养人。”严以智说。


丽江古城严以智剪纸艺术作品展。(供图)

 

如今已年过七旬的他,指尖仍灵活如少年,剪刀在纸上游走的沙沙声里,藏着一位老艺人对非遗最绵长的守护。那些在红纸上绽放的纹样,既是丽江的岁月留痕,更是一位匠人用一生抒写的艺术告白。

编辑/徐蕾

责编/李婧

终审/和丽星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