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丽江市游泳协会成员和志坚与杨晓东来说,7月11日发生在丽江文笔海那场惊心动魄的溺水救援仍记忆犹新(【丽江现场】游泳溺水,是他们把他从湖底捞起→):当时和志坚数次潜入3米深的水域,克服淤泥水草的阻碍,最终将溺水青年从生死边缘救回。水下1分多钟的艰难摸索,上岸后连续6轮精准心肺复苏——从迅速清理口鼻异物到规范胸外按压,每个步骤都及时准确。这场成功救援的背后,是丽江市游泳协会坚持开展每月水下搜救模拟训练,以及红十字会严格的心肺复苏培训考核的结果。日复一日地刻苦练习,在危急关头化作了挽救生命的坚实力量。
嘉宾:丽江市游泳协会成员和志坚。(丽江融媒记者 和琼 摄)

7月25日是世界预防溺水日,这个宣传日的核心意义在于将守护生命的力量前置。在丽江,金沙江的壮阔、文笔海的静谧,是无数人心中的风景,然而平静水面之下暗藏风险。和志坚特别提醒,不同年龄段面临的溺水风险点各异:4岁以下幼儿需警惕家中水桶、浴盆等蓄水容器;5至9岁儿童应远离村边水渠、池塘;而10岁以上青少年,往往容易高估自身水性而冒险进入一些开放水域。和志坚说,与其依赖危急时刻的力挽狂澜,不如让“溺水危险要记牢”的安全口诀真正深入人心,成为日常习惯。
丽江市游泳协会在水域进行日常训练。(供图)
在现实中,许多人对溺水救援存在误区。例如,将普通游泳圈等同于救生设备,殊不知其多为充气玩具,安全性不足;“手拉手”下水施救极易导致群体遇险;“倒挂控水”更是会延误黄金抢救时间。正确的做法是:发现险情首先大声呼救并拨打急救电话,利用岸边救生圈、长竿、绳索等工具间接施救;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若其无意识、无呼吸,须立即清理气道,争分夺秒进行心肺复苏。暑假期间,家长务必落实“四知道”——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这是守护孩子安全最有效的屏障。
落水者握住和志坚的手表示感谢。(丽江融媒记者 杨四娟 摄)
“安全是1,其他是0。”防溺水教育绝非空洞口号。守住水域安全,需要全社会将预防的防线扎实地构筑在日常点滴之中。唯有让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丽江的碧水清波才能永远映照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丽江市游泳协会部分会员与落水者家属一同合照留念。(丽江融媒记者 杨四娟 摄)

编辑/和琼
责编/赵文立
终审/和丽星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