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5日是第5个“世界防溺水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溺亡人数约5.7万,其中少年儿童占比56%,暑期和农村水域为高风险场景。针对汛期溺水风险,丽江市游泳协会给出防溺、施救及急救全流程建议。

丽江市游泳协会进行急救培训。(供图)
汛期防溺:记住“六个不”,做好防护
每值汛期,丽江金沙江、泸沽湖等水域水位上涨、水流湍急,风险陡增。专业人士提醒需牢记“六个不”:不私自下水、不冒险涉水、不盲目施救、不靠近危险区、不忽视警示牌、不疲劳游泳。儿童需家长全程看护,下水必穿合格救生衣;户外漂流、钓鱼等活动要选正规场所,配备救生设备。若意外落水,保持冷静选择“仰漂”等待救援。
“针对丽江特点,高原水域(如泸沽湖等)水温低易导致抽筋,下水前需充分热身;金沙江虎跳峡段等水流湍急、暗礁多,千万不要冒险。”丽江市游泳协会相关人士提醒。

丽江市游泳协会在水域进行日常训练。(供图)
遇人溺水:“保己救人”,拒绝盲目下水
非专业人士遇溺水者,需以“保己救人”为原则,避免错误救援导致连环事故。施救的正确步骤为:立即呼救并拨打110、119或120,清晰说明情况;评估环境,不盲目下水,优先用长杆、绳索、漂浮物等工具救援;若落水者离岸边近,可趴低身体、固定自身后尝试拉人,同时提醒对方“仰漂”。
丽江市游泳协会会长张习民说:“施救过程中,严禁跳水救人、手拉手施救及正面接近溺水者。丽江部分水域有高原反应叠加冷水、暗流漩涡等风险,非专业人士盲目下水危险极高。”
救上岸后:黄金4分钟急救是关键
落水者救上岸后,黄金4分钟是抢救关键期。先10秒内评估状态:轻拍呼唤检查意识,有反应则侧卧保暖待援;无反应则通过“听、看、感觉”判断呼吸,无呼吸或濒死喘息需立即心肺复苏(CPR)。

成人单人心肺复苏。(丽江融媒记者 杨四娟 摄)
无呼吸心跳时,按“胸外按压(C-A-B)”操作:按压位置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成人)或胸骨下半段(儿童),频率100—120次/分钟,深度成人5—6cm、儿童约胸廓1/3,人工呼吸按30:2比例进行,持续至专业人员到达等情况。有呼吸但昏迷时,转为稳定侧卧位,清理口鼻杂物,脱去湿衣保暖。
“高原溺水需警惕低体温症和高原肺水肿,24小时内密切监测,优先保暖,禁止倒挂控水。所有溺水者需送医检查,警惕迟发性肺水肿,幸存者及施救者建议寻求心理支持。”张习民说。
据介绍,丽江游泳协会及红十字会每年都在举办溺水急救培训,市民可报名学习CPR和AED实操技能。
记者/杨四娟
责编/和真羽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