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理市以洱海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喜洲镇推进“小田并大田”项目,5028亩零碎田块经过整合改造,达到了“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的新成效。

走进喜洲镇仁里邑村“小田并大田”项目区,只见成片的烤烟长势喜人,宽大的烟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挺拔饱满的烟株透着丰收的希望。机耕路上,几名技术人员正熟练地操控着无人机,均匀地播撒细密的雾状肥料。


针对项目区田块零碎、权属复杂、宜机性差、灌溉率低以及农业生产成本过高的现状,我们以大理市2023年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契机,因地制宜进行耕作田块的布置,对道路、沟渠、田埂等进行合理的规划,提高田块归并程度,实现耕作田块相对集中,也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种植模式。2024年,喜洲实施的5028亩的小田并大田的工程,项目效益显著。

喜洲镇“小田并大田”项目创新推行“粮经”“烟油”绿色轮作模式,推动农作物优化布局。通过科学规划田、路、渠布局,将原有36条17.04公里沟渠精简至22条11.07公里,配合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实现了精准灌溉施肥,更有效削减农业面源污染,为洱海保护添砖加瓦。


我们深知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关乎国家安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民生工程。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我们采取了措施,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功能。目前为止,工程已经顺利完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在实施“小田并大田”项目后,由市生态农业公司对流转土地进行生产经营。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的运营模式,保底地租每亩每年1500元,经营利润按比例分红,激发了各方参与热情,实现了“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双赢。


喜洲镇通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小田并大田项目,土地成块更方便开展农业机械化作业,减少了我们的种植成本,加快了我们的种植效率。连片的土地方便提供统一的社会化管理,比如说统一灌溉、集中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一方面减少了沟埂还有边角地的浪费,增加了实际的可种植面积。另一方面,我们方便科学地提供种植方案,进行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农田的产量和质量,这是迈向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举措,也为喜洲建设高原特色农业和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办法。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