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龙陵县龙江乡,稻田泛着青绿。田埂边的鱼苗发放点,早已是一派热闹景象 —— 一筐筐鲜活的鲤鱼苗在水中蹦跳,溅起的水花映着农户们藏不住的笑意,大家循着名册排队领取,脚步里满是对丰收的期待。
“按田亩数领,一户不差、一尾不少,我家今年领到120斤鱼苗!”农户何家宽正往自家稻田赶,话语里满是藏不住的喜悦。发放现场,工作人员逐户核对种田亩数、登记领取信息,确保每一户受益农户都能公平获得足额的鱼苗,让惠民政策实实在在落到田间地头。
今年,龙江乡“稻+鱼”生态种养再扩容,打造了核心样板区、单产提升区等试验区,覆盖勐柳、新寨、赧等、硝塘、邦明、大新寨、弄福7个村,396 户农户由此踏上生态增收路,24 吨鱼苗跃入稻田,为盛夏的田野注入勃勃生机。
“新开挖的养鱼稻田,得把进排水口设在对角,这样水才能活起来。” 龙江乡农业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的杨德荣蹲在田埂上,指着刚挖好的鱼沟解释,“鱼沟、鱼溜占比不能超过稻田的 5%-8%,既不影响种稻,又能给鱼儿留足活动空间。投喂更得讲究,定时、定质、定量、定位,就用农家料,每天喂鱼体重的 2%~3%,不多不少正合适。” 这些带着泥土气的技术要点,将化作农户们手中的 “致富经”。龙陵县水产工作站负责人陆德龙算起 “生态账”,眼里满是憧憬:“我们充分利用龙江乡稻田资源,实施稻鱼综合种养,实施稳粮、提质、增效、绿色、生态等多功能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今年 1600 亩示范推广田,预计每亩能增产 5%,节本增效超 1175 元。” 生态红利还在延续,弄岗村 12 亩试验田里,1.8 万只红螯螯虾也悄然加入共生体系,为农户的增收账本添上更多可能。更让农户们心头火热的,是稻花鱼游出稻田的新图景。它们不仅养在田里,更要“游上餐桌”“引来游客”。据龙江乡赧等村支书朱朝新介绍:“我们划定出52.9亩稻田,推出了‘我在龙江有点田’稻田认领活动,打造集种稻、喂鱼、捉鱼、收稻于一体的农事体验项目,让‘稻鱼共生’从单一种养向‘种养+体验+消费’融合模式转型。”届时,游客可以下田捉鱼、体验农耕,村集体还能通过托管运营分红,形成“农户+集体+产业”的共赢链条。龙江乡深耕“稻+鱼”生态种养模式,从免费发放鱼苗、全程技术指导,到拓展产业链条、挖掘生态价值,稻香鱼肥、景美民富的绿色发展的红利持续惠及更多农户,让乡村振兴的故事充满希望。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