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热水镇森林草原资源丰富,林地面积达48.6万亩,森林覆盖率49.9%。近年来,在高海拔山区的生态优势中,热水镇探索出一条“不砍树能致富,不毁林就能赢”的林下经济发展新路径。如今,以滇重楼、黄精等为主的中药材种植,正让这片绿水青山逐渐变成“金山银山”。 热水镇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位于关营村委会白泥村,这里358亩的林地间里,滇重楼等中药材在树荫下茁壮生长。目前,基地仅滇重楼的种植面积就已达200亩。为了让这片林地发挥出生态与经济的双重价值,当地累计投入资金660万元,其中企业自筹资金460余万元,财政衔接资金200万元,重点用于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林下经济发展筑牢了根基。 基地的发展不仅让林地“活”了起来,更给周边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全年80余人的用工需求,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年支付劳务费超100万元,昔日的山林变成了“就业场”和“增收田”。 热水镇关营村一组村民王庆云:我今年快60岁了,家里种着点庄稼,有空就来基地打工,已经做了两年了。每个月干20多天,啥活都干,一个月能挣近4000元,在这里干活挺满意的。要是以后发展得好,我自己也想种点,希望老板能把基地搞好,带动我们老百姓一起富。 据介绍,2024年下旬,热水镇引进宣威市璟昌园林有限公司,该公司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保护原生态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林下空地种植中药材,既实现了生态多样化,又让林地产生了经济效益。 热水镇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杨飞:我们现在种了200亩滇重楼,接下来打算在剩余空地上种些短期中药材,用“以短养长”的方式扩大规模,目标是能和云南白药公司签约合作。 据悉,基地计划2026年底完成林下中药材种植500亩,2029年完成林下中药材种植1000亩,支付劳务费超300万元,并探索中药材加工、销售及文旅融合,推动“种植+加工+康养”三产联动,提高产品附加值。 热水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宁德本:当地的林下中药材种植以关营村小沙地基地为示范,逐步向其他村推广。目前已种植近200亩,白泥村基地总面积358亩。虽然热水镇森林资源丰富,但一半多的村属于珠江源自然保护区,禁止开发,所以我们计划在剩余10个村推广,两三年内发展到1万亩左右。现在已有两三家企业来咨询,我们都会做好政策讲解和指导服务。 从白泥村的示范基地放眼整个热水镇,林下经济的兴起正是当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热水镇将继续以绿色、高端、精品为主攻方向,统筹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和产业链延伸,在“烟、菜、花、果、药”的现代化文章中写下更精彩的篇章,让山区的生态优势转化为更广阔的发展优势,让绿色成为热水镇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