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周刊】华坪抗日将士

2025-08-24 12:37:04 阅读量3552 字数1298


华坪抗日将士


马  海(华坪县)


张第东


1909年,张第东出生于华坪县城旧衙坪楠木洪村。


20世纪20年代,华坪县内兴起到内地求学、参军、出洋留学的风气,王光伦、赵锡昌等数十名青年随马帮外出,有的到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有的考上黄埔军校,有的到日本留学,张第东也在1923年随马帮到昆明读中学。


1925年冬,张第东到广州报考黄埔军校,1926年2月被黄埔军校第五期步兵科录取。


黄埔军校毕业后,张第东参加了东征、北伐。1929年,因在北伐中立下战功,张第东被派送至日本明治大学深造。


“九一八事变”后,张第东在国难中忐忑不安,1933年秋毅然辍学归国参加抗战,历任师政训处少校主任、贵州省政府视察专员、重庆军政部上校教官、云南军事毕业生调查处上校处长等,参加了古北口战役。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根据《波茨坦公告》,由中、英两国军队进入越南受降。中国战区总司令部电令卢汉到越南受降,张第东以受降联络官身份随军到越南。因张第东精通日语,被选派参加在越北日军的受降仪式。


在河内举行的受降仪式上,张第东身着白色西服,儒雅而威严地用日语宣读《中国战区中国陆军第一方面军司令部第一号训令》。受降结束后,蒋介石电令60军由海运调往东北。解放战争中,张第东任60军21师副师长、师长,60军少将代理副军长。


辽沈战役中,长春被围,经过深思熟虑,张第东最终与曾泽生一起领导了长春起义。60军在1949年1月2日被中央军委授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此后,张第东被调到东北军政大学学习、进黑龙江农场整训。1961年后,张第东历任沈阳、黑龙江的黄埔同学会会长,政治问题逐渐得到澄清。


1998年7月,张第东在东北去世,享年89岁。按照他的遗愿,骨灰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派专人与他的家属护送回华坪。


张第东的骨灰最终与夫人胡氏合葬在荣将镇三马箐。


华坪风光。


袁世志


1928年农历九月二十日,袁世志出生于华坪县城河东腊石沟村。1942年底的一天,14岁的袁世志在县城营门口附近被县兵役科的人抓走,和其他壮丁一起被关押在忠烈宫。4个月后,华坪凑足了壮丁380人,袁世志等人被送往大理崇圣寺集训。集训时间近4个月,集训内容有军事常识、临战常识等。集训完毕,有100多人被淘汰后送回华坪。


1943年3月,袁世志与华坪老乡王正义、蔡云景等被编入正规军投入战场(因时间久远,袁世志已记不清部队番号,只记得团长、连长的名字)。因身材高大,袁世志被编入炮兵部队。部队从永平过江到腾冲频繁进攻日军,因作战时频繁更换营地,很多地名他已经记不清。


袁世志说,到了战斗后期,部队大部分时间驻河口。这里环境恶劣,蚂蟥、蚊子很多,不少士兵害了病,甚至有战士没死在日军的枪炮下却在这里病死。


袁世志说,他在3年多的对日作战中当过上等兵。抗战胜利后,袁世志仍在河口一带待命。1946年春,部队宣布“当初因抓壮丁进部队、现在不愿继续当兵的,可以领路费后回家”,于是,19岁的袁世志领路费后从河口乘火车到昆明,然后步行回华坪。


2019年,91岁的袁世志在家里去世。


图片由周侃摄。





编辑:白   浩

校对:张小秋

二审:和继贤

终审:郭俊燕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