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区乌龙镇水井村的1100余亩梨园里果香满枝,金黄饱满的金花梨挂满枝头。8月25日,一场由村党组织牵头、企业助力的“高价收梨+精深加工”合作,正让这里的山货变成村民增收的“金果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据了解,水井村与东川山货小匠、云南菜根潭饮食文化有限公司达成合作,以3.5元/公斤的高价收购农户金花梨,加工成秋梨膏将于未来两三个月上市。“我们村的梨有金花梨、翠玉、早白蜜三个品种,早白蜜鲜果已全部售罄,现在正是金花梨采摘季。”水井村村书记代丹站在梨园里,捧着硕大的金花梨介绍,全村梨园面积达1100余亩,以往农户需自行将梨运往市场售卖,不仅耗时费力,还得承担交通成本,市场价仅1.6元/公斤。“这次和山货小匠合作,我们把农户的梨全部以3.5元/公斤收购,村民采摘后直接运到村委会,既省了运费,收入还翻了倍。”
本次合作覆盖全村432户农户、1460人。“不用自己跑市场,摘下来就能卖高价,今后种梨的劲头更足了!”不少农户坦言。收购后的金花梨将统一运往云南菜根潭饮食文化有限公司,经过深加工制成秋梨膏。“山货小匠一直想把优质山货带给更多人,这次与水井村的合作,不仅能让消费者吃到地道秋梨膏,更能帮村民把‘好果子’变成‘好收益’。”山货小匠负责人李满华说道。
水井村的产业振兴之路,离不开党建的“主心骨”作用。2021年5月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曾成松,带领村“两委”探索出“党组织+科技赋能+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与云南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学院合作,对金花梨进行提质改造;成立农聚兴农果蔬专业合作社,2024年帮助村民销售金花梨鲜果50万余元,梨膏产业产值达70万余元,全村梨产业总产值突破110万元,种植户户均增收1500余元。2023年6月,水井村更被命名为“云南省‘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
水井村村书记代丹表示,将继续扩大水井村梨园规模,调动更多农户参与进来,通过推广提升产品知名度,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从零散种植到规模化发展,从鲜果售卖到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水井村正以“梨”为媒,走出一条党建引领、政企社联动、产业赋能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来源:都市时报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