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想挣钱就得去外地,老人孩子没人管;现在在车间编线圈,每月能拿3000块,中午还能回家给娃做饭,真是太方便了!”北塔社区留守妇女张大姐手中动作不停,脸上满是笑意。这句家常话,正是西洒镇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幸福里”就业帮扶车间破解群众“就业难、顾家难”双重困境的生动写照。
“旧场地”变身“就业港” 西洒镇坚持“党建引领、民生优先”,将解决群众就业难题作为核心抓手,紧扣“群众有需求、社区有资源”的实际,统筹镇域资源与外部帮扶力量。 2024年,在最高检定点帮扶支持下,将北塔社区长期闲置的180平方米活动室升级改造,引入汤鑫电子厂、文山玖情科技打造“幸福里”就业帮扶车间,聚焦留守妇女、轻度残疾人、脱贫不稳定户等“家门口有劳力、外出就业有顾虑”的群体,定向提供手工艺品加工、AI数据标注采集工作岗位,确保帮扶精准到户、岗位对接到人。 车间运营至今,已带动38人实现“步行上班”,其中10名脱贫户及三类监测对象通过稳定务工巩固脱贫成果;电子线圈日产量稳定在4000个以上,产品通过厂家统一回收销往省外,人均月增收3000元,真正让“闲置资源”变成了“民生资产”,让群众“足不出社区”就能端稳“就业饭碗”。 精准服务护航 “全周期”助力企业“稳发展” 为让企业“留得住、发展好”,西洒镇构建了以党建+服务的“政策+资源+服务”三维扶持体系。 政策对接中,依托州县“招小商”奖补政策,精准申报20余万元资金,为车间加装60套标准化工位、完善水电管网,解决企业“扩规缺硬件”难题; 资源利用上,依托最高检帮扶优势,镇党政班子带队陪同企业赴外对接订单,推动业务从单一电子线圈加工,拓展到电脑数据标注,实现“业务扩面、产能提升”; 劳力引才上,通过“线下入户宣讲+线上定期推送”双模式,针对社区未就业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5场,覆盖300人次,联合县人社部门组织专项招聘会2场,为企业新招员工30余人,既解企业“用工荒”,又圆群众“就业梦”。 党群联动暖民心 “暖举措”筑牢就业“稳定岗” 西洒镇坚持“就业帮扶与民生服务同步推进”,以“党群服务中心+就业车间”联动模式,为务工群众解除后顾之忧。将与车间“一墙之隔”的空间改造成老年协会活动中心与“幸福食堂”“职工宿舍”,形成“务工+照护”一体化服务圈,真正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幸福食堂”投入运营后不仅可提供早中晚三顿热餐,还将对高龄群体推出“90岁以上免费、80-89岁半价”的优惠政策,试运营期间日均服务老人30余人次。形成“党组织牵头服务、党员主动靠前、群众积极参与”的良性循环。 从闲置空间到就业车间,从单一帮扶到“就业+民生”联动,西洒镇北塔社区“幸福里”就业帮扶车间以精准施策破解群众“就业顾家两难”问题,既盘活了基层资源,又织密了民生保障网,着力打造基层治理中解民忧、惠民生的生动范例。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