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七八月间,雨一落,丽江人基因里的“捡菌DNA” 便开始萌动。人们纷纷钻进树林里、扒开草丛,寻找着大自然赐予的珍馐美味——野生菌。
大自然赐予的珍馐美味——野生菌。(丽江融媒记者 张小秋 摄)
雨后的山林,仿佛被一层轻纱覆盖,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植被交织的清新气息。树叶、草尖上满是露水,不一会儿,身上的衣衫就弄湿了。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捡菌人的热情。人们时而俯下身,目光如探针般敏锐,不放过每一处树根旁、落叶下微微隆起的地方;时而又快步奔向密林深处,似乎早有菌群在那里等待采摘一般。
当发现草丛中冒出一朵或者一片野生菌时,捡菌人顿时两眼放光。蹲下身,先掏出手机拍个够,然后再拿出随身携带的小刀,轻轻撬起菌子,仔细地削去根部的泥土,小心翼翼的样子,仿佛捡到的不是菌子,而是一件价值不菲的艺术品。
竹筐里青头菌、牛肝菌、鸡枞菌、见手青、蛋黄菌……各种各样的菌子凑在一起。(丽江融媒记者 张小秋 摄)
渐渐地,竹筐里头就热闹起来了。青头菌、牛肝菌、鸡枞菌、见手青、蛋黄菌……各种各样的菌子凑在一起,香气四溢。
每年雨季,野生菌就是大山送给丽江人的味蕾福利。 胖墩墩的牛肝菌炒出来软软糯糯、Q弹爽滑,美味无比;新鲜的铜锣菌搭配火腿、青椒一炒,菌香和火腿的鲜香完美融合,能让人连“炫”三碗饭;小伞似的鸡枞菌,加上花椒、辣椒、蒜瓣一起油炸,浇在面条上喷香扑鼻;黄灿灿的桂花菇,搭配里脊肉爆炒,还未出锅就惹人垂涎。
如果幸运,捡到松茸、松露这类菌中“贵族”,那必定得炖上一只土鸡,安排一顿丽江特色的野生菌火锅。
丽江人捡菌子的快乐,在于亲近自然的放松,暂别城市喧嚣,置身于翠绿的树林,听着清脆的鸟鸣,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由内而外的松弛感就来了。
丽江人捡菌子的快乐,还在于和家人朋友一起出行的闲适,一家老小或三五好友结伴,边找菌边聊天,在说说笑笑中,时光慢慢悠悠流逝,竹筐一点点装满。
回到家中,大家围坐一起,品尝着热腾腾的香菌火锅暖胃亦暖心。此时,疲惫尽散,幸福满溢。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捡菌子,不失为一份质朴而真实的烟火快乐。
尽管野生菌美味诱人,但误食毒菌的风险不容忽视。
在大自然中放松下来,体验捡菌子的快乐。(丽江融媒记者 张小秋 摄)
特别提醒:
1.不采摘、不食用不认识的野生菌;
2.不凉拌生食野生菌,烹饪时务必熟透;
3.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请立即就医。
记者/张小秋
责编/李映芳
二审/和众学
终审/谭元怀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