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奖励2万元!2025年丽江市研学旅游人才技能竞赛等你来战

2025-11-07 13:12:04 阅读量1910 字数3825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为加快培养、集聚优秀研学旅游人才,提升研学旅游人才职业技能,推动丽江文旅资源创造性转化与发展,助力“全国最佳研学目的地”建设,2025年丽江市研学旅游人才技能竞赛已正式启动,现进入报名及材料提交阶段,诚邀文旅行业、研学领域等相关从业者踊跃参赛,同台竞技、共展风采。

 

据了解,本次竞赛由中共丽江市委组织部、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设置研学旅游指导师、研学课程设计师、研学基地带头人3个竞赛项目,每位选手仅限选择一个项目报名。竞赛分初赛、决赛两个阶段,各赛道内容紧密结合丽江实际,围绕丽江历史、文化、生态、自然、地理、人文、科技等研学资源设计,确保所有环节可落地丽江实际研学场景,兼具专业性与实操性。

 

竞赛时间安排明确:报名及材料提交阶段为2025年11月4日至11月23日,逾期将不再受理;初赛评审于11月24日至11月30日开展,由专家团队进行专业评审;12月3日起,晋级决赛名单将通过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官网、“丽江文旅”微信公众号公示,公示期为3个工作日;决赛暨颁奖典礼定于12月12日在市文化馆四楼多功能厅举行。

 

以技能竞技展风采

以专业实力促发展

期待广大研学旅游人才积极报名

在丽江文旅发展舞台上绽放光芒

共同助力丽江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

 

具体如下

 

竞赛项目及参赛资格


本次竞赛设置三个项目,每位竞赛选手只可报名其中一个项目,具体参赛资格如下:


一、研学旅游指导师(含高级、中级、初级)


1.政治立场坚定,理论素养高,热爱研学事业;


2.深耕丽江文旅行业和研学接待服务工作的导游人员、讲解员,博物院、东巴文化研究院、科研基地等讲解专家,国家、省、市金牌导游,善于将丽江历史、文化、生态自然、生物多样性等资源转化为兼具教育性与趣味性的讲解内容;


3.具有在丽1年及以上相关研学旅游指导工作经验者优先。


二、研学课程设计师


1.参赛课程方案须以丽江为主题创作,不接受其他地域主题作品,但参赛主体不受户籍、工作地点限制;


2.具备扎实的教育学、文旅融合领域理论素养;


3.深耕丽江文旅行业与研学课程设计领域,善于联动丽江历史文化、自然科学、民俗体验等资源,设计兼具教育深度与趣味体验的研学方案;


4.能结合不同学段学情设计阶梯式课程,配套开发研学手册、实践任务卡、评价体系等材料,确保研学环节闭环。


三、研学基地带头人

1.所带领的研学基地须位于丽江辖区内;


2.深耕丽江文旅行业与研学基地建设领域,对本地文旅资源、研学项目发展、市场需求有深刻洞察;


3.在基地规划、组织实施、资源协调、创新实践中发挥引领作用,探索可复制的建设模式;


4.主导建设的基地具备完善研学功能,接待规模与市场评价良好。


注:存在以下情形之一者,不具备参赛资格


1.触犯国家法律法规,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2.因个人原因给国家、集体、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的;

3.弄虚作假、谎报成果,骗取荣誉或奖励的;

4.曾因违反行政监管规定,被有关部门依法作出生效行政处罚的;

5.存在经主流媒体报道、权威平台披露或官方机构通报的负面舆情事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且事实核实确认的;

6.初赛现场讲解环节及决赛暨颁奖典礼未能本人到场的,视为该选手自动放弃。


竞赛内容


竞赛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阶段,各赛道内容均围绕丽江研学资源(历史、文化、生态、自然、地理、人文、科技等)设计,确保所有环节可落地丽江实际研学场景:


一、初赛阶段

1.研学旅游指导师:(1)作品展示:展示提交的3份丽江不同研学主题的讲解稿、讲解视频;(2)讲解能力:选择其中一份讲解稿进行现场讲解,重点考察讲解内容与丽江研学资源的适配性及个人实操基础。


2.研学课程设计师:(1)作品展示:展示提交的不少于3套完整的丽江主题研学课程方案;(2)课程讲解:用PPT介绍1套课程方案,重点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安排、线路设计、输出成果、评估体系等进行讲解介绍,及教案、课件、研学手册、安全预案等配套材料设计思路,重点考察课程方案与教学课本(学科)的适合度、专业性及在丽江落地的可行性。


3.研学基地带头人:(1)作品展示:展示提交的基地建设角色说明、带头人成果报告;(2)成果讲解:基地建设角色说明、带头人成果报告,重点考察基地与丽江研学发展的契合度及运营实效。


二、决赛阶段

决赛采取线下现场形式,与颁奖典礼同日举办,所有环节需体现“与丽江研学资源的适配性、与教学课本(学科)的适合度、专业性及在丽江落地的可行性”核心要求:

1.研学旅游指导师:(1)现场讲解:从提交的讲解稿、视频中随机抽取1份,结合丽江真实研学场景进行现场讲解,展示“导览+课程引导”能力;(2)专家问答:围绕研学讲解内容,结合丽江的文化、生态、人文、生态等知识点及研学场景,进行现场提问、回答,考察指导师素养、知识储备及实操应对能力。

2.研学课程设计师:(1)作品展示:展示提交的不少于3套完整的丽江主题研学课程方案;(2)课程讲解:用PPT介绍1套课程方案,重点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安排、线路设计、输出成果、评估体系等进行讲解介绍,及教案、课件、研学手册、安全预案等配套材料设计思路,重点考察课程方案与教学课本(学科)的适合度、专业性及在丽江落地的可行性(3)实操模拟:现场抽取丽江某一研学资源点(如泸沽湖、束河古镇),在5分钟准备后,模拟向中小学生讲解课程核心环节,验证课程实操性;(4)专家问答:围绕课程内容,针对课程优化、丽江多学段研学需求适配等提问。

3.研学基地带头人:(1)成果汇报:用图文/视频展示基地建设、运营成果,重点介绍依托丽江资源打造的特色研学课程及实施效果;(2)知识答辩:围绕研学基地建设、基地资源转化研学课程等进行知识答辩,考察基地课程创新与基地规划能力。


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坚持“技能水平优先,允许奖项空缺”原则,所有奖励金均为税前金额,具体设置如下:

一、研学旅游指导师(10名)

高级研学旅游指导师(不超过2名):决赛分数95分及以上,授予“高级研学旅游指导师”称号,奖励金20000元/人,颁发定制奖杯、荣誉证书。


中级研学旅游指导师(不超过3名):决赛分数90~94分(含90分)前3名,授予“中级研学旅游指导师”称号,奖励金10000元/人,颁发定制奖杯、荣誉证书。


初级研学旅游指导师(不超过5名):决赛分数顺延后前5名,授予“初级研学旅游指导师”称号,奖励金2000元/人,颁发定制奖杯、荣誉证书。


所有获奖人员优先参与文旅宣传片拍摄及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二、研学课程设计师(6名)


决赛分数前6名,其中第1名奖励金20000元,第2名15000元,第3名10000元,第4~6名(优秀奖)3000元/人,均授予“研学课程设计师”称号,颁发定制奖杯、荣誉证书。

三、研学基地带头人(5名)

决赛分数前5名,其中第1名奖励金20000元,第2名12000元,第3名8000元,第4~5名(优秀奖)2000元/人,均授予“研学基地带头人”称号,颁发定制奖杯、荣誉证书。


报名方式


一、报名材料提交

1.《2025年丽江市研学旅游人才技能竞赛报名表》;

2.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正反面);

3.其他可证明个人专业能力的材料(如职称证书、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4.各项目比赛资料如下:


(1)研学旅游指导师:3份不同研学主题讲解稿(每条线路1份,需关联丽江核心、具体资源点)、时长≤10分钟的讲解视频(讲解场景需为丽江真实研学场所)、个人从业证明(如劳动合同、工作证复印件等);


(2)研学课程设计师:不少于3套完整研学课程方案(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安排、线路设计、输出成果、评估体系等,需明确课程落地丽江的具体地点、所需本地资源及安全预案等)及配套材料(教案、课件、研学手册<学生版 + 导师版>);


(3)研学基地带头人:提交基地建设角色说明(≤500字,需体现本人在丽江研学基地建设中的具体作用)、带头人成果报告(含基地依托丽江资源打造的研学项目、近1年丽江本地研学接待数据及图文/视频佐证)、所在单位(基地)推荐信、基地资质证明(如备案文件复印件等)。


二、提交方式

线上提交:将所有报名材料扫描件(PDF格式,命名格式为“赛道名称+姓名+单位”)以及参赛相关材料打包发送至竞赛指定邮箱:LJWHHLYZYPXXX@163.com;联系人:罗金童联系电话:0888-3066188


三、作品真实性

报名人需认真填写参赛《承诺书》,必须确保其提供的所有参赛作品、材料的真实性、原创性,避免作品盗版或侵权。


其他事项


1.本次竞赛不收取报名费用,参赛人员交通、食宿等费用自理;


2.研学旅游指导师、研学课程设计师项目所有参赛作品版权归竞赛主办方所有,主办方拥有修改、展示、推广等权利;研学基地带头人项目涉及的研学基地均需为丽江后续研学活动提供服务保障。


3.相关说明

(1)竞赛全程接受社会监督,若对参赛资格、评审结果等有异议,可在相关环节结果公示后3个工作日内,向竞赛监督小组提交书面异议申请(需附相关证明材料),联系人:和云雁,联系电话:0888-5158111

(2)竞赛最新动态将通过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官网、“丽江文旅”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请参赛人员密切关注。


扫码下载

2025年丽江市研学旅游人才技能竞赛报名表


记者/李 琳

责编/王君霞

二审/和众学

终审/张卫国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