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师者,九月为您而歌
李艳庭,现任古城区文荣学校校长。2014、2018学年荣获区级“先进教师一等奖”;2013-2024年,荣获校级和街道表彰10次,获得校级教学质量提升奖4次;2025年入选丽江市“兴丽人才支持计划”兴丽青年人才专项;市级“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项目负责人;“八年级语文单元主题作文序列训练的实践研究”市级课题主持人;2025年荣获云南省关工委“关心下一代工作满十年”荣誉称号;2024年在“国培计划(2023)”——云南省优秀校长高级研修项目中获得2次“优秀学员”荣誉称号。
9月8日,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有幸对话丽江市古城区文荣学校校长李艳庭。从事教育工作13年,他始终以“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的热忱,践行着教育者的使命,也见证着学校在坚守与创新中的成长。
9月8日,丽江市古城区文荣学校校长李艳庭走进FM97.7丽江旅游交通广播直播间。(丽江融媒记者 和琼 摄)
谈及职业生涯的第13个教师节,李艳庭满是感慨。“13年转瞬即逝,但教育历程中的那些片段,却格外清晰。”他坦言,教育的魅力从不是一时的轰轰烈烈,而是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看见学生的成长,成就每个希望。这份力量,也是他与无数教育人始终扎根讲台的动力。当下信息迭代加速,教育变革不断推进,可在他心中,“无论技术怎么发展,教育的底色始终是人,教育需要温度”。未来,他仍会带着这份初心,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做时代坚定的教育逐梦人。
李艳庭日常教学资料图。(供图)
作为校长,在李艳庭心中时刻闪现的画面始终是学校的教师与学生。他记得晨光熹微时办公室里备课的身影,记得课间放学后教师耐心答疑的模样,也记得集体备课时大家为打磨一堂好课群策群力的场景。“这些付出,让文荣的课堂有活力,让孩子找到成长方向。”他说,教育从不是独角戏,学校会成为教师最坚实的后盾,为教师们搭建专业成长平台、解决实际困难,与大家携手用智慧点亮学生未来。
在学校,“脚踏实地,回归本真”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办学的理念。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帮新教师快速成长、为骨干教师搭建平台,更是让纳西文化在校园里焕发活力——从2022年成立首个“纳西古乐少年班”,到如今发展为“百人古乐队”,再到开设“纳西民歌班”,孩子们在歌声与乐声中,读懂了家乡的文化密码。
“讲台方寸间,藏着教育的大天地。”李艳庭说,13年教育路让他明白,优秀教师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仁爱之心”,更要有“持续精进的专业敬畏心”。面对如今从“普及教育”到“提质增效”的教育环境变化,他也希望教师们能保持空杯心态,在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中,让每一堂课都能真正滋养学生成长。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丽江市古城区文荣学校,正以实际行动在丽江的教育沃土上,播撒下一颗颗明天希望的种子。
编辑/和琼
责编/杨四见
终审/郭俊燕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