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每一步小进步,都像星星一样闪亮,慢慢来,世界会因为你的独特,变得更可爱!”这是丽江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王晓芹对学生说的一句话。作为扎根特殊教育一线的教育者,她以初心为引、以专业为基、以热爱为燃料,为特殊儿童拨开成长迷雾,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夜空中独一无二的星辰,在特教领域书写着温暖而坚定的篇章。
9月9日,丽江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王晓芹做客FM97.7丽江旅游交通广播直播间。(丽江融媒记者 杨超 摄)
王晓芹与特教事业的羁绊,始于童年时期父亲的言传身教。其父亲长期从事残疾人工作,常教导她“要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独特性”,这份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大学期间,经过对特殊教育领域的深入了解,她毅然选择特殊教育专业,毕业后便义无反顾投身这一需要极大耐心与爱心的领域。王晓芹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待发光的星星,而她愿做那个托举星光、守护成长的人。
点击收听△
教学生涯里,一位脑瘫女孩的“梦想困境”,让王晓芹更深刻地理解了“点亮星光”的使命重量。一次以“我有一个梦想”为主题的班会课上,孩子们纷纷分享“当消防员”“做运动员”“当厨师”的心愿,唯独一名脑瘫女孩全程沉默,课后甚至悄悄抹泪。王晓芹主动将女孩带到办公室交流,女孩才吐露心声:“老师,我想当化妆师,可我的手连笔都握不稳,怎么拿化妆刷呢……”看着女孩脸庞上的自卑与失落,王晓芹内心深受触动。她立刻在网络上寻找榜样力量,找到一位与女孩症状相似的美妆博主,随后带着博主坚持追梦的视频找到女孩:“你看她努力捏紧化妆刷的样子,和你握铅笔时的倔强多像!你的梦想和所有人的一样珍贵,只要坚持,就有实现的可能。” 从那以后,她格外关注女孩的特长培养,鼓励女孩尝试简单的妆容练习,而女孩眼中燃起的光芒,也让她更加坚定:特教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孩子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星光方向”,让他们敢于追逐心中的热爱。
王晓芹日常教学资料图。(供图)
特殊教育的“星光培育”之路,远比普通教育更具挑战。据了解,王晓芹所在的班级中,智力障碍、孤独症、唐氏综合征、视力听力障碍等情况并存,即便同类型学生,能力水平、学习节奏与康复需求也存在显著差异,统一的教学方案如同“用一盏灯照遍所有角落”,难以兼顾每个孩子的需求。为让每个孩子都能被“星光覆盖”,她坚持在开学初期为每位学生开展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量身定制个性化教育计划(IEP),将“学会独立穿衣”“能说三句完整句子”等目标细化到每周、每月;与此同时,她还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特教领域培训、研读专业书籍、观摩全国特教精品课程,像“打磨灯芯”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只为让教育的“光”更精准地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王晓芹日常教学资料图。(供图)
“对学生有耐心、对事业有责任心、对新知识要留心”,这“三心”是王晓芹守护“星光”的核心秘诀。在她的课堂上,没有“一刀切”的要求,只有“因材施教”的灵活调整——面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她会用生动的图片、有趣的实物道具吸引注意力;针对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她会把抽象知识转化为生活化场景;若学生暂时无法达成既定目标,她会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从不轻易否定任何一个孩子的努力。而当“星光”逐渐闪耀,便是她最幸福的时刻:曾经需要她帮忙擦鼻涕、整理衣物的孩子,如今会主动擦干洒在桌上的水;曾经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的学生,会在同学受伤时主动搀扶着去看校医;甚至有孩子记得把她落在教室的水杯细心送回办公室……这些看似微小的进步,在王晓芹眼中,都是“星星绽放的光芒,是特教工作最珍贵的回报。
王晓芹日常教学资料图。(供图)
如今,社会对特殊儿童的认知虽已摆脱“陌生边缘”的标签,但仍有部分人只看到“星光的黯淡”,忽视了“星星本身的璀璨”。很多人对特殊儿童的认知多停留在孤独症、唐氏综合征等“显性障碍”,却不了解学习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隐性障碍”;还有人对特殊教育存在误解,认为其核心“看住孩子、保障安全”,而非通过专业干预帮助孩子发展能力、融入社会。对此,她恳切呼吁:“请不要用‘同情’的眼光看待这些孩子,他们需要的是平等的机会——平等地接受教育、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平等地被当作‘普通人’对待。当我们学会‘不误解、不排斥、不冷漠’,每个孩子的星光才能真正融入社会的‘星河’,拥有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丽江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参加活动合影。(供图)
作为特教领域的“青年追光者”,王晓芹始终在探索“新的照明方式”,让特殊教育课堂更具活力。回忆刚入职的第二个学期,班级迎来一位仅会彝语的彝族学生,语言沟通障碍让孩子一度难以融入集体,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王晓芹立刻向学校申请协调会彝语的教师协助,利用休息时间学习彝语基础词汇,课后单独为孩子辅导普通话,还经常与家长沟通,深入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与兴趣爱好,用孩子熟悉的事物搭建学习桥梁。半个学期后,这个曾经沉默的孩子不仅能用普通话进行简单交流,还主动参与班级活动,和同学们成为了好朋友。与此同时,她还善用新媒体技术优化教学——将小组讨论的成果拍照展示,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星光被看见”;用抽取名字的小游戏设计课堂互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课前播放与课程相关的视频、音乐,帮助孩子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星光培育”之路充满更多可能性。
王晓芹日常教学资料图。(供图)
谈及未来,王晓芹希望自己能成长为“更专业的星光引路人”,成为一名创新型特殊教育教师。她将“博爱塑魂,专业立身”的母校校训视作职业信条,也常以此鼓励身边打算从事特教行业的年轻人,希望他们能带着对特殊儿童的爱心与专业能力,加入“点亮星光”的队伍;对于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未来,她更满怀期待:愿政策持续护航、社会各界携手助力、科技深度赋能,打破地域与资源的限制,让每一位特殊孩子都能在融洽包容的环境中享受优质教育,绽放属于自己的独特星光,让特殊教育的“星河”更加璀璨。
编辑/杨超
责编/杨四见
终审/郭俊燕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