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泥巴墙教室到智能白板,58岁的黄再明已在蚂蚁堆乡一水小学坚守了29年。他见证着山区教育的变迁,也用37年教龄书写着“师者”的担当。教师节来临,让我们走近这位把青春与热爱都献给大山孩子的乡村教师,聆听他与28个孩子的守望故事。
在层峦叠嶂的大山深处,一水小学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所山区小学占地约2亩,目前有三个年级、三名老师,共28名学生。1988年,黄再明老师第一次踏上讲台,开启了他长达37年的教育生涯,其中29年的光阴都奉献给了一水村小学。
29年的坚守,问及原因,黄老师笑着回答:“我是一水人,我爱我的家乡,爱我的一水村,我想把我的知识和能力贡献给我的家乡。正因为我知道深山的艰苦,我更深知这里孩子读书的辛苦,所以我要一直在这里陪孩子们长大。”
对于乡村小学的学生来说,黄老师既是数学老师,也是体育老师和音乐老师,更是他们的“全能老爹”。除了教书,他还要操心孩子们的午餐、关心路途遥远学生的安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们。
学生石宝雯骄傲地说:“我们平常都叫他老爹,他就像爷爷一样照顾我们,叫我们好好学习。”
学生张玉林也满脸自豪:“黄老师教了我三年,上课的时候他很严厉,下课后就变得特别和蔼,和我们一起玩篮球,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学前班的代课老师杨盆蕾,曾是黄老师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回到母校,成为了黄老师的同事。谈及黄老师,杨盆蕾充满了敬佩:“我一入学,黄老师既是我的班主任又是数学老师。他不仅教会我知识,还教会了我很多生活上的东西和行为习惯。黄老师有很多机会到其他地方教书,但他都没有去,他想为家乡教育做贡献,这个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所以我回到了这里。”
从最初的泥巴墙教室到如今翻新的校舍,从满是灰尘的粉笔黑板到干净的智能电子白板,从崎岖的山路到修通的水泥路,黄老师见证了山区教育一点一滴的改善。变化的只是条件,不变的是他和同事们扎根山区、潜心育人的初心,共同守护着这28个孩子的梦想。
然而,一水小学目前仅有28名学生,新生源也不足,未来,一水小学或将面临并校的情况。谈及此问题,黄老师看着学校面露不舍,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间教室,都留下了他与学生共同奋斗的痕迹。但为了孩子们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黄老师依然表示理解与支持:“未来,我会一如既往地做好教学工作,把我的余热贡献给学生。”
山间,书声琅琅,黄再明即将迎来他在一水小学的第29个教师节。三十七年如一日,他用粉笔染白了自己的双鬓,用坚守为一代代山里孩子描画了未来的轮廓。
他们是中国千千万万乡村教师的缩影
在平凡的岗位上
用不平凡的坚守
诠释着“师者”二字最动人的含义
来源:临翔区融媒体中心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