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畹町桥畔,倾听历史的回响

2025-09-17 16:22:31 阅读量1223 字数2146

长20米、宽5米、高9米……以现代视角来看,这座矗立于德宏州瑞丽市畹町镇的畹町桥略显矮小。可当我们把时间的指针倒拨回80多年前,正是这座不起眼的小桥,肩负起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见证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

边城畹町一角。(李宏刚 摄)

抗战之桥

畹町在傣语里意为“太阳当顶”,因此很多人也喜欢把畹町叫作“太阳当顶的地方”。“据记载,畹町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但直到1932年设立畹町镇,畹町才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名字。”瑞丽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张自达介绍。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畹町历史悠久。20世纪20年代,芒畹公路修通后,畹町河上搭起了一座木桥,小汽车、马车可以通行,经由这里出入国门经商的人越来越多。

得益于滇缅公路的修通,畹町开始走向繁荣。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沿海港口相继被日军封锁,国际援助物资和战略物资的运输通道被彻底切断,中国面临物资供应的严峻危机。为打破日军的封锁,工程技术人员及滇西民众日夜奋战,终于在1938年抢修完成滇缅公路。同年,畹町河上的木桥被拆除,一座能承载10吨卡车的单孔石拱桥出现在畹町河上,畹町桥登上抗战的历史舞台。

滇缅公路上浩浩荡荡的物资运送队伍。(德宏州委组织部提供)

“这里是滇缅公路国内段的终点。”站在畹町桥畔,张自达说,“滇缅公路全长1146公里,起点在昆明,终点在缅甸的腊戍,国内段的终点就在畹町。我身后的畹町桥既是一座抗战名桥,又是一座外交名桥,还是一座商贸名桥。”随着滇缅公路的正式通车,畹町迅速从过去只有几间茅草房的小村寨,蜕变成各类商号林立,银行、邮局、饭店、警局等基础设施齐备的商贸口岸和军事重镇。

张自达介绍发生在畹町桥畔的历史故事。(李宏刚 摄)

胜利之桥

随着滇缅公路的修通,当时国内急需一批熟练的司机和修理工承担运输保障工作。1939年2月,在时任“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的号召下,来自南洋各地的3200余名有驾驶经验、修理技术的爱国华侨青年响应号召回国,他们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服务团”,冒着日军飞机轰炸,将大批国际援华物资经由畹町桥抢运回国,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战。

1941年12月,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并集结重兵进攻缅甸,试图切断滇缅公路。为确保滇缅公路畅通,1942年3月,中国派出远征军跨过畹町桥入缅作战。“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远征军深入缅甸的作战行动以失败告终。”张自达介绍。1942年5月,日寇沿着滇缅公路占领了畹町,继而芒市、龙陵、腾冲等地相继失守,滇西地区大片国土随之沦陷。

抗战期间,中国远征军大部队经畹町桥开往缅甸作战。(德宏州委组织部提供)

1945年1月,随着黑山门战役和回龙山战役告捷,中国军队将日寇从畹町桥驱逐出国门,滇西反攻取得最后胜利。“日军败退时,为阻挡追击,炸毁石拱桥。随后,中美工兵又用7天时间联合搭建了现存的这座贝雷式钢架桥,新桥的建成标志着被日军切断的滇缅公路再次连通并恢复通车。”张自达介绍,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缅两国边贸发展的需要,两国通过外交换文在旁边修建了一座提拉式钢梁桥,而诞生于抗战时期的畹町桥从此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再通车使用。

1945年重新修筑的畹町桥为一座贝雷式钢架桥。(李宏刚 摄)

涤荡畹町,驱逐日寇于国门之外,是滇西反攻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标志。滇西反攻不仅打通了中国与盟国的陆上交通,还揭开了亚洲战场盟军向日军反攻的序幕。作为这一重要史实的见证,畹町桥与畹町城在抗战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畹町是中印公路与滇缅公路的交会点,图为中印公路通车时的场景。(德宏州委组织部提供)

和平之桥

“上战场去打仗啊/额的好老乡啊/快快把兵当啊……要是亡了国/我看你怎么活啊……”重新唱起父辈时常哼唱的河南抗日小调,今年已经79岁的中国远征军老兵后人李洪刚依然神采奕奕。

1945年1月,中国远征军收复畹町。战斗结束后,一些士兵选择解甲归田。在这些人中,来自全国14个省的47名远征军老兵,选择在距离畹町桥不远的团结村定居下来,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与当地各族群众一起开发建设边疆。李洪刚是远征军老兵李旺的儿子。受父辈的影响,1977年,李洪刚正式成为外事界务员。48年间,他一直忠实地履行着守土固边的职责使命,成为调处边界纠纷、维护中缅胞波友谊的桥梁纽带。2021年,他荣获“全国优秀界务员”称号。“有生之年我一定会守好边境线,努力成为中缅胞波友谊的使者。”李洪刚说。

如今,历史的荣光正转化为推动当地发展的强大动力。2025年以来,畹町口岸经济呈现复苏态势,边民互市蓬勃发展。依托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与自贸区建设的优势叠加,畹町这座历史悠久的口岸城市正深度融入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续写商贸繁荣与开放合作的时代新篇。

畹町口岸。(德宏州委组织部提供)

由畹町驾车出发,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便可抵达总长2470余米,桥面距谷底高度280米,峡谷跨径世界第一,海拔高度亚洲第一的龙江特大桥。龙江特大桥是保腾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它不但改善了滇西地区的交通运输格局,也是我省加速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一环。

从边城畹町的一座小桥到岿然屹立的龙江特大桥,中华民族对和平与发展的渴望,如今正跨越山海,连接起越来越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源:云岭先锋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