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全民国防教育是增强公民国防意识、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而校园正是开展国防教育的主阵地。本期节目,丽江旅游交通广播邀请到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的师生,共同探讨国防教育如何在学校落地生根。

9月18日下午,丽江市一中副校长彭宁辉(中)、高一年级主任吴焕(左)、学生郭璐瑶(右)做客丽江旅游交通广播。
据丽江市一中副校长彭宁辉介绍,学校构建了“课程+活动+文化”三位一体的国防教育体系,确保“有规划、有载体、有氛围”。在课程方面实现“两个融入”:一是融入国家课程,设置“国防安全”专题;二是开发校本课程,创新课堂教育。由历史教师专题开设红二、六军团过丽江、丽江籍抗战将士事迹等课程,并配套相关知识宣传手册,让学生能系统学习。在活动方面,注重“常态化+特色化”:每年高一新生军训、每周升旗仪式国防主题宣讲、每学期国防知识竞赛;结合丽江本地资源,组织学生到黑龙潭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祭扫、到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部纪念馆开展国防教育实践活动等。在文化方面,打造“沉浸式”氛围:校园广播午间开设“国防小故事”专栏,教学楼走廊设置“国防教育文化墙”、校园艺术节组织“国防主题书画比赛”、开展“军歌合唱”等,让学生在艺术熏陶中增强国防观念。
丽江市一中新生军训。(供图)
经过几年实践,市一中国防教育的成效已经体现在“学生成长”“校园氛围”“社会认可”三个方面。在学生成长上,最明显的是精神面貌与行为习惯的转变;社团活动中,历史社的报名人数逐年增加,学生们还自发组织“国防知识分享会”,把自己收集的军事新闻、红色故事分享给同学。在社会认可上,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得到上级部门和家长的肯定。
丽江市一中开展国防教育专题讲座。(供图)
据丽江市一中高一年级主任吴焕介绍,学校的核心思路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国防教育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通过“日常渗透+全员参与”的方式推进。主题班会是重要载体,结合重要时间节点设计内容,如收集丽江红色故事、开展国防知识问答等,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该校将国防教育融入思政课程中,开展“红色故事大家讲”开学第一课,并组织学生参加全市“铭记英烈事迹,传承英模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宣讲,以情景化教学让红色基因深入人心。
丽江市一中师生观看阅兵式。(供图)
高一新生郭璐瑶分享道,过去对国防的理解很浅,如今明白国防是一种守护:是军人在边防线上的坚守,是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的攻坚。她表示,作为学生,要坚定“强国有我”的信念,强健体魄、刻苦学习,未来才能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丽江市一中升旗仪式。(供图)

编辑/李婧
责编/赵文立
终审/张卫国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