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在丽】“林海” 变 “银行”!丽江林下经济书写绿富双赢答卷

2025-09-22 11:26:23 阅读量5269 字数194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地处滇西北的丽江,以其广阔的林业用地、高森林覆盖率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林下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丽江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将林下经济作为推动绿色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让广袤林海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2023年,丽江市精准施策,出台《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设立5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成功培育出23家市级以上林下经济龙头企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产业发展蹄疾步稳。截至2024年,全市林下经济总面积达180万亩,年产值突破28亿元,带动12.6万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在丽江林下经济的发展版图上,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县各具特色,探索出多条可持续发展路径。永胜县创新提出“藏菌于林”理念,依托丰富森林资源开展林下食用菌仿生种植与保育促繁。为保障产业科学发展,当地与云南省农科院深度合作,制定《林下羊肚菌种植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实现亩产鲜菌150公斤,较传统种植效益提升40%,真正达成“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生态循环。长坪山的李俊才团队是这一模式的典型践行者,他带领的丽江林杰生物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长坪山流转山林,专注野生菌保育促繁,使松露年产量从2019年的3吨增至2024年的8吨,带动周边200户村民参与,人均年收入增加3.5万元。“从6月大白鸡枞出菇,到国庆节结束,4个月时间里,去年接待游客2400人次,今年游客量预计会更高。” 李俊才介绍道。游客陈俊余感慨:“真不敢相信人工能种出鸡枞,这次亲眼所见,太激动了!” 游客徐铄说,亲手采鸡枞不仅学到知识,也体会到收获的快乐。良好的发展前景还吸引了外地客商,楚雄客商罗正茂2024年考察基地后深受震撼,立即展开合作,并在楚雄种植100多亩,让“永胜模式”辐射更远。


游客在长坪山体验采摘鸡枞。(图片来源 丽江融媒)


林下种植重楼。(图片来源 丽江融媒)


华坪县创新推行花椒林套种仙人掌模式,土地利用率提高60%,实现“一地双收”。残疾人蔡鑫在3.3公顷花椒林里套种仙人掌,年收入达20万元,其中仙人掌加工产品(如果酱、面膜)占比45%,日子越过越红火。更值得关注的是,套种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8%,水土流失减少30%,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显现。除特色种植外,华坪县的林下养殖与种植也多点开花。据华坪县尚林林业有限责任公司基地负责人代云聪介绍,基地于今年7月初开始出菇售卖,品种有竹荪、金顶侧耳、北风菌等,主要销往贵阳、成都、上海等城市,销量很好。并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平均每天有15名村民务工。新庄乡德胜村村民海正福便是受益者之一。他说:“自己一直在基地务工,一天工资130元,离家近,方便照顾家里,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元。”


蔡鑫在花椒林间忙碌。(资料图)


花椒林套种仙人掌。(资料图)


宁蒗县聚焦立体开发,全力打造“绿色银行”。磨房沟基地已建成1.2万亩核心区,构建了药材、高脚鸡、蜂产品等多元产业链。宁蒗县农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金林透露:“目前,种植的黄精、白芨、天麻等中药材近1000亩、养殖宁蒗拉伯高脚鸡400至500只,还试种了50亩一窝菌、培育了400个蜂包,总计产值近100万元。” 宁蒗县规划,到2027年将建成3万亩核心种植区,总规模达39万亩。同时,宁蒗县积极推动林下经济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融合,2024年林下生态旅游接待游客12万人次,综合收入1.8亿元,较2022年增长75%,不少高脚鸡养殖户在政策引导下转型,融入多元发展模式,实现产业升级与收入增长。


成群的高脚鸡在林间觅食。(图片来源 丽江融媒)


宁蒗县紫玛街道磨房沟林下经济示范点。(图片来源 丽江融媒)


如今,丽江林下经济正从“卖原料”向“深加工”转型,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目前,全市已建成3个林产品加工园区,开发出松露巧克力、菌菇肽等高附加值产品,2024年加工产值占比提升至32%。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同步发力,“丽江林珍”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认证有机产品67个,2024年线上销售额占比达40%。科技更是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丽江与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共建林下经济研究院,推广菌根化育苗技术,使松茸成活率从50%提高至82%,各级林草部门与科研院所紧密合作,构建起完善的科技支撑体系,有力推动了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政策推动与科技赋能下,丽江林下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未来,丽江将继续发挥生态优势,强化产业链整合,促进林下经济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更高水平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共赢,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惠民增收的金山银山。


编辑/徐蕾

责编/杨四见

终审/杨国钧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