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玉龙县九河乡小阿昌村的稻田里,金色的稻浪随风起伏,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的清香。然而,比稻香更先吸引来客脚步的,是活蹦乱跳的生态稻田鱼。
金秋十月,九河乡小阿昌村“稻田鱼丰收节”火热进行。(丽江融媒记者 张小秋 摄)
金秋十月,九河乡小阿昌村“稻田鱼丰收节”火热进行。(丽江融媒记者 张小秋 摄)
国庆假期,小阿昌村一年一度的“稻田鱼丰收节”火热进行,一场场抓鱼大赛、一阵阵开怀大笑、一锅锅香气扑鼻的稻田鱼,将村庄的节日氛围烘托得格外浓烈,处处是热闹鲜活的烟火气。
“开始!”随着一声高亢的指令划破田间,兴致勃勃的市民和游客纷纷赤脚跳进稻田,弯着腰在水里仔细搜寻着。
经典的抓鱼比赛。(丽江融媒记者 张小秋 摄)
“看我的!这条最大!”一个小伙双手紧紧抓住一条奋力挣扎的稻田鱼高高举起,脸上绽放出自豪的笑容。孩子们则在父母的带领下,在稻田里小心翼翼地寻找着,每当有鱼儿从脚边滑过,便引来一阵兴奋的尖叫。田埂上,围观的群众不断加油助威,相机快门声、欢笑声与潺潺水声交织在一起。
小阿昌村为何能将稻田鱼养成一张“金名片”?养殖稻田鱼十多年的农户赵大爹给出了答案:“我们这里一直有稻鱼共生的传统,鱼为水稻除草、松土、提供肥料,水稻为鱼遮阴、提供微生物饵料,产出的九河生态米和小阿昌稻田鱼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玉龙县九河乡小阿昌村的稻田里,金色的稻浪随风起伏。(丽江融媒记者 张小秋 摄)
近年来,在县、乡两级政府的扶持下,小阿昌村将这种传统模式规模化、品牌化,每年一次的“稻田鱼丰收节”期间,不仅周边市民纷纷赶来,就连外地游客也专程驱车而至,体验一次摸鱼的快乐,欣赏一番乡间的美景,再吃上一锅美味的稻田鱼,度过美好充实的一天。据了解,仅稻田鱼这一项,每年就能为农户增收数千元,水中的游鱼,真正成了村民兜里的“活财宝”。
玉龙县九河乡小阿昌村的稻田里,金色的稻浪随风起伏。(丽江融媒记者 张小秋 摄)
本次“稻田鱼丰收节”上,除了经典的抓鱼比赛,还设置了非遗展示、民族打跳、田边火塘等环节。“举办这个活动,就是希望‘以鱼为媒,以稻会友’。”九河乡政府相关负责人说,“一方面让小阿昌的生态鱼、米走出大山;另一方面,也想让更多的人来到这里,体验九河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田园风光,走出一条以特色农业为基础、乡村旅游为延伸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夕阳西下,满载喜悦的村民踏歌而归。金色的稻田倒映着绚丽的晚霞,小阿昌村用一场最热烈的丰收庆典深刻诠释了“守护好绿水青山,就能收获最美金秋”。
记者/张小秋
责编/和润黄
二审/李 桥
终审/和红军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