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永辉:从建档立卡户到创业带头人,以行动践行党员初心

2025-10-13 10:19:16 阅读量2574 字数1313



在古城区金安镇义新村委会旱足古组,提起和永辉的名字,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这个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党和政府的精准帮扶下,凭借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不仅彻底摆脱了贫困,更成长为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领头雁”。


艰难岁月:因学致贫,政策帮扶点燃希望


义新村旱足古组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2014年,因和永辉、和杜辉兄弟俩同时考入大学,家庭因学致贫,被纳入建档立卡户。面对困境,父母日夜劳作,兄弟俩刻苦求学。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这个家庭看到了曙光——助学补贴、产业指导、就业帮扶等一系列政策如及时雨,帮助他们渡过了难关。


奋起拼搏:创业脱贫,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2015年,和永辉以优异成绩大学毕业,开始打工挣钱养家,并供弟弟读书。经过一家人的共同努力,和永辉家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2018年,敢想敢干的和永辉成立了建筑工程公司,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携手闯荡市场,并申请到贫困劳动力创业补贴。同年7月1日,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在全家人的鼓励下,2019年,弟弟和杜辉同样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考取公务员,远赴新疆支援边疆建设。在各级、各部门的帮助支持下,一家人齐心协力,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摆脱了贫困落后的局面。


反哺乡梓:党建引领,携手村民共谋发展

“吃水不忘挖井人”。面对困难,和永辉一家并未退缩。目睹生活的变化,全家人满怀感激之情。和永辉深知,如今所拥有的一切,皆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关怀。正是在党组织的教育与帮扶下,他的产业才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建筑工程队的成员也日益增多。和永辉笃定,唯有全社会的关心与协助,以及自身的不断努力,贫困家庭才能踏上致富之路。


和永辉采收花椒。(供图)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的起点。和永辉常说:“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幸福。”他凭借多年工程建设的经验,全力以赴争取项目,带领家乡贫困群众前往城区、乡(镇)参与各项工程建设。在派工方面,优先安排村内脱贫户劳动力和残疾人劳动力;在工资支付方面,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优先发放,绝不拖欠农民工工资。此举辐射带动100多个农村劳动力,人均增收超过3000元。 他还赴上海交通大学学习现代企业管理,提升带富能力。


疫情期间,他主动捐赠物资、值守一线;重阳节里,他为村里老人做饭,陪他们聊天;平日里,他支持村组活动、参与无偿献血、带领村民种植中药材……点滴行动,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


初心不改:感念党恩,续写乡村振兴新篇

“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和永辉的肺腑之言,道出了无数脱贫群众的心声。从受助到助人,从贫困到致富,他用实干诠释了“脱贫靠政策,致富靠奋斗”的真谛。他表示,将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更多乡亲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和永辉(右一)和家人的合影。(供图)


和永辉的故事,是千千万万脱贫群众的缩影。他们以感恩之心接过时代的接力棒,用勤劳与智慧书写命运转折,更以党员的使命与情怀,点亮共同富裕的希望之火。

记者/赵丽军 通讯员 和振慧

责编/王君霞
二审/和众学
终审/郭俊燕
法律顾问云南凌云(丽江)律师事务所
闫霖 和纪元 0888-5485666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