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丽江】纳西族的中秋节习俗

2025-10-12 10:37:15 阅读量6242 字数1855


纳西族的中秋节习俗


牛相奎(古城区)


纳西族先民崇拜天地万物,崇拜银光照耀大地的月亮。在丽江纳西族居住区,村村寨寨都会在中秋节烧香、供瓜果,举行隆重的祭拜月亮仪式。乾隆年间的《丽江府志略》载:“八月中秋以瓜、饼、豆角祭月。”光绪年间的《丽江府志稿》亦载:“节届中秋,供木樨而拜月。”木樨俗名桂花,四季常绿,农历八月盛开,洁白的小花香气盈屋,是纳西人喜爱的一种名贵花木,许多纳西族家庭都有种植,或当作盆景,或栽在天井里。纳西族中流传着月亮上有一棵桂花树的传说,“供木樨而拜月”的风俗很可能与此传说有关。在丽江古城,至今古风依旧,家家户户都要在中秋节插上几枝桂花烘托气氛。


纳西族还把中秋节称为“月饼节”。八月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纳西人用来供月的月饼也做得又圆又大。圆圆的大月饼寄托着纳西人的美好祝愿:万事吉祥如意,阖家团团圆圆。每年中秋节,家家都要做许多月饼,一是供自己家中赏月时品尝,二为孝敬父族、母族的长辈,三要送给守孝的亲戚以表慰问。这体现了纳西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和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友爱。


离过节还有七八天,纳西人就忙着做月饼了,院子里摆放着用来盛月饼的大小簸箕,原本幽静的家里也变得热闹。纳西族家庭有专门用来做月饼的锅、灶,纳西语称“松鼓恒劳”,由一口贴饼用的甑子状铁锅和一面用来烧炭的铁盘组成。做月饼的模子,纳西语称“拓模”,用栗木做成,上面雕刻着各种花纹和“寿”字图案。供月用的月饼只能用手工制作,它的中央是一轮圆圆的月亮,月亮上面有个红红的“月”字,月亮周围是一道美丽的花边。纳西人制作的月饼,既美观又可口,深受人们喜爱。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小集市里的商铺中、摊点上摆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月饼,它们品种繁多、包装精美,纳西人自然也要买一些回去品尝,但多数人还是喜欢自家做的月饼。在一些农村地区,许多纳西族人家沿袭着过去的习惯,按照传统工艺制作月饼。虽然自家做月饼比较辛苦,还要备办各种原料,但人们也能从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纳西族的中秋节有两个重点:一是供月,二是尝新。在纳西族的传说中,月亮是一位美丽、慈祥的女子,她将银辉洒满大地,给黑夜带来光明,在天上时时关注大地、关注人们。农历八月是成熟的季节,这时,树上的果子熟了,地里的庄稼也可以收割了。纳西人认为,首先要把大自然赠予人类的瓜果供给月亮享用,请月亮也来和纳西人共享收获的喜悦。


夜幕降临,皓月当空,如水的月光照耀着晶莹璀璨的玉龙雪山,照耀着波光粼粼的玉河。一座座花香飘溢的纳西族院落里,人们围坐在天井里点上红蜡烛,桌子上摆满月饼、桃子、梨子、苹果、石榴、黄果、板栗、核桃、松子、豆角、玉米、向日葵,以及芝麻糖、绿豆糕、大麦酒等。


月夜。


据《徐霞客游记》记载,明代丽江第13代土知府木增在白沙芝山宴请旅行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徐霞客,菜品有“大肴八十品,罗列甚涯,不能辨其孰为异味”,令徐霞客感叹不已。我想,如果徐霞客能在中秋节的夜晚来到纳西族人家做客,想来也会为纳西人的热情好客和满桌的月饼、瓜果咋舌称奇吧。


过去,丽江古城里的很多读书人会在中秋节相互邀约,到黑龙潭、龙泉寺等风景名胜品酒赏月、吟诗作赋、弹琴咏歌,创作出不少以中秋节为题材的优美诗篇。在中秋节赏月吟诗因此成为当时丽江文人的风雅之举。纳西族诗人和柏香在《秋夜玉泉步月》中写道:


秋水明似镜,秋月圆如珠。

水月共清寒,洗我白玉肤。

手持赤籐杖,登阁飞双凫。

凌空发长啸,山鸟争相呼。

下视同游侣,飘然若仙徒。

相携泉上月,来往象山隅。

涼风吹渐息,白露欲滋濡。

琅然落叶下,动我吟秋须。


在众多的秋月诗中,我觉得以清末纳西族诗人杨超群的《雪山秋月》和《玉河秋月》最佳。这两首诗描绘了中秋节夜晚玉龙雪山“月光雪色相交莹”和玉河“掏月欲饮月在手”的美景。丽江学者范义田也作有一首《辛丑中秋江上对月》,诗中的“月恋江波江恋月,江月欲飞天月坠”之句将月下长江第一湾的绮丽景色跃然纸上。


如今,纳西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纳西人过中秋佳节的方式沿袭着不少传统习俗。


中秋节的夜晚,明月高照,丽江古城里处处欢声笑语,热情好客的纳西人与来自海内外的宾朋一起欢度中秋佳节。有的游客会被邀请到纳西族家庭做客,品尝纳西人亲手制作的月饼;有些游客加入四方街的打跳队伍,与能歌善舞的纳西族兄弟姊妹一起载歌载舞;有些游客在民宿、客栈围着摆满月饼、瓜果的桌子,与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新朋旧友谈笑风生、欢度佳节。


图片由周侃摄。





编辑:白   浩

校对:张小秋

二审:和继贤

终审:郭俊燕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