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综合交通全力护航“双节”出行

2025-10-12 11:56:49 阅读量6195 字数1795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景点游人络绎不绝。在出行需求充分释放、车流客流持续高位的背景下,全市公、铁、空、水综合交通体系协同发力,总体运行安全、平稳、顺畅,有力保障了假日经济活力。


丽江古城景区游人如织(丽江融媒记者 木雯娇 摄)



假日期间,全市综合交通网络持续高位运行。


铁路方面,丽江火车站迎来客流高峰。为满足旅客出行,丽江火车站根据客流采取加密列车开行对数、重联等方式,切实保障旅客出行。10月1日至8日,丽江火车站完成旅客运输330182人次,日最高客流达4.7万人次,客运量同比增长13.67%。


丽江火车站内,乘客排队检票上车。(丽江融媒记者 木雯娇 摄)


民航方面,丽江机场和民航监管部门齐发力,依托完善的航线网络与高效运营能力,实现运输生产多项指标新突破。“双节”期间,机场累计保障航班起降1668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23.4万人次、货邮运输量381吨。其中,航班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3.9%、11.5%,多项日均运营指标超越2024年同期水平。


游客抵达丽江(供图)


公路方面,全市道路客运开行班线车4480辆次、旅游包车2121辆次,运输旅客89779人次,客运量同比增长24.6%;主城区公交车每天运营线路43条,投入车辆160辆,运输旅客275114人次,客运量同比减少22.46%。假日期间,通过高速公路进出丽江市主城区的车辆达605291辆次。其中,进293434辆次,同比增长13.8%;出311821辆次,同比增长19.61%。



车辆通过高速公路进出丽江主城区(丽江融媒记者 戴汝杰 摄)


水路方面,“双节”期间,全市共投入11艘渡船192个客位,完成客运量3880人次。交通运输部门采取现场巡查、视频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乡镇渡口、客运船舶及自用船舶等关键部位和重点库区水域的安全管控,水上交通运行安全有序。


交通运输部门检查客运船舶(供图)


数据背后,是丽江旅游热度持续走高,也是丽江交通人优质、温馨服务来丽旅客出行的生动写照。


为满足假期旅客探亲与旅游的旺盛需求,丽江机场提前研判、科学调度,积极推进“经昆飞、易畅转”中转服务,为旅客提供“一站式”便捷出行体验,协同多家航空公司增加广州、深圳、上海、南京、西双版纳等热门航线班次,进一步加密至青岛、天津、济南等多条航线,新开通“丽江—扬州”航线。国际及地区航线方面,在恢复丽江往返香港地区航线的基础上,持续稳定运营曼谷、河内等4条东南亚国际航线,为境内外旅客往来丽江构建起更加便捷的空中通道。


丽江机场航站楼内,旅客有序办理值机手续(供图)


为确保公路路网安全畅通,丽江市交通运输局联合丽江公路局、云南省交通执法局丽江支队和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在全市一区四县和主城区主要公路干线,备有应急抢通队伍16支,全力保障公路运营畅通。10月2日下午,机场高速K2604+000处(七河红绿灯路口)因降雨突发边坡塌方,导致交通单向中断,市交通运输局第一时间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告情况,提醒旅客提前做好出行安排,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全力指导做好公路抢通工作。省交投执法局丽江管理处连夜组织力量排除险情并全力抢通,于10月3日凌晨4时恢复通行。经各方全力保障,塌方事件没有造成人员财产损失,没有造成路段大面积拥堵,有力保障了路网安全畅通。作为来丽重要通道的华丽高速,中建、中交运营公司在全力保障道路畅通的基础上,还着重优化提升服务区的各项温馨服务。


机场高速发生边坡塌方,相关部门全力抢通(供图)


假日期间,全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全员上岗、分片分块负责,聚焦飞机场、火车站、客运站等重点区域路段,以及玉龙雪山、大研古城、泸沽湖、束河古镇、白沙古镇等重点景区景点,统筹部署执法力量,做到重点区域执法全覆盖,实现执法监管“零缺位”,严厉查处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运输经营行为,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99人次、执法车辆107辆次,共检查各类车辆4445辆次,查获违法违规运输案件97件,全力保障游客和市民安全、便捷、有序出行。


交通运输部门在景区周边重点路段维护道路秩序(供图)


“两节”假期,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以“铺路石”精神,展现了责任与担当,以安全、便捷、温馨的交通运输服务,全力保障和服务广大游客市民的假期出行。


fd96cb5a6861daa48be3277fbf912a9d.gif

供稿/丽江市交通运输局

责编/王君霞

二审/李   桥

终审/和红军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