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好人 | 张顺英:传承民族文化 被群众誉为“非遗活字典”

2025-10-13 15:45:02 阅读量1451 字数1175

张顺英,女,傈僳族,1952年2月生,中共党员,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皎西乡人。1971年3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县邮电局、县委山区民族工作队、团县委工作任职团县委副书记、县政协任社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县人大作工作任常委会副主任,2007年退休。退休后选为县文联委员,担任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老年人体肓协会副主席,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傈僳族文化研究会会长等职。张顺英先后获得云南省“梦想之星”“美育先进教师”等荣誉称号。今年9月底,被评为2025年第一批“昆明好人”。

倾力传承民族文化,守护傈僳瑰宝

作为禄劝傈僳族文化研究会会长,张顺英十七年如一日投身民族文化抢救工作。2008年退休后,她带领团队跋涉皎平渡、汤郎等12个乡镇,深入偏远村落,走访42位民间艺人,录制濒临失传的傈僳小芦笙舞曲45支,制作教学光盘600余张,使72支古曲得以重生。2013年研究会成立后,她系统开展民族普查,采集、祭祀、婚礼、口弦等6项非遗项目,建立全县首个傈僳族人口分布视频档案。为筹措保护资金,她多方奔走争取28万元,组织会员参加省、市级展演9场次,其创作的傈僳歌舞先后荣获昆明市第三届民族民间歌舞乐调演银奖、云南省第九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铜奖。她自制97套民族服饰赠予困难乡亲,价值超3万元,被群众誉为“非遗活字典”。 

爱心助学贫困学子,托举山区未来

张顺英坚信“知识改变命运”。2009年起,她在县城家中设立“周末驿站”,免费为17名山区初高中生提供食宿,并资助傈僳少年钟国辉8000元完成学业。2015年,她发起“爱心助学行动”,联动企业资助11名特困生。在皎平渡、汤郎等地小学,她自费购置192套冬衣送给留守儿童;发现山区家庭无力支付摄影费用后,年过花甲的她自学摄像技术,17 年间免费拍摄226场婚礼和庆典,冲洗照片1850张、光盘 2550张,为贫困群众记录珍贵瞬间。面对质疑,她说:“看见孩子们走出大山,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守护群众健康,践行党员初心

张顺英以“24小时开机”的承诺成为群众的依靠。2015年,16岁少年张永祥因肠坏死急需救治,她发起募捐筹集万元救命款;17年来,她护送42名危重患者赴昆明就医,垫付医药费1.5万元。她长期探望孤寡老人和残疾群众,18年间慰问病残群体316人次,帮助15人办理残疾证。尽管身患癌症,她仍坚持每年购买 3000余元冬衣送往山区,温暖136户困难家庭。她说:“群众需要时,党员就该是最后那道墙。” 

从金沙江畔的傈僳女儿,到荣获34项省、市、县荣誉的文化使者,张顺英用38年党龄书写大爱情怀。她将半数退休金投入公益,395次陪诊记录见证初心。正如她以口弦琴奏响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位73岁的文化守护者,正以行动继续谱写民族团结与人间温情的时代乐章。

来源:都市时报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