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江文苑】聆听盈江“四关”的历史回响

2025-10-20 14:57:56 阅读量1290 字数1941

开栏语

江水悠悠,诉说着千年往事;鸟啼声声,唤醒了南方古丝绸之路的文化记忆。在时间与空间的交织中,追随着历史的脚步,解读山水间蕴藏的文化密码,呈现更加立体生动的大美盈江。

编者按:2025年3月17日—21日,30位文化名家循着明代滇西边防足迹,探访盈江神护关、万仞关、巨石关、铜壁关四关。本期精选赵学康老师创作的作品,带您透过文艺视角重走边关古道。

文化名家介绍

赵学康,从事云南日报集团春城晚报、中国交通报等媒体记者20余年,曾获云南新闻奖一等奖、全国交通运输优秀新闻作品一等奖。现就职于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发展中心,曾任云南省交通运输厅信息中心新闻部部长、中国交通报云南记者站副站长。2024年6月主动报名到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从事乡村振兴工作后,任驻村第一书记、乡党委挂职副书记。

佳作欣赏

聆听盈江“四关”的历史回响

赵学康

历史并未真正死去,它依然是充满生命力的精神存在。它在向我们喊话,它在等待我们作答。

1594年,云南巡抚陈用宾为抵御外侮,在腾越厅境内构筑“八关”防御体系,神护关、万仞关、巨石关、铜壁关,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守护疆土的“上四关”。

今天,在滇西大山的雄关漫道,盈江“四关”犹如四位沉默的守望者,历经四百余载风雨,仍然以另一种方式屹立于苍茫天地间。这些镌刻在历史长卷上的名字,不仅是一道道军事屏障,更是见证中国西南边疆治理、民族融合与文明交流的立体史书。这些关隘,早已不是冰冷的石头,而是一座座无言的丰碑。它们见证过金戈铁马的豪壮,也经历过英雄老去的悲凉。它们守护着一方水土的安宁,也凝望着一个时代的落幕。这盈江的山川,因有这四关,便有了风骨。这盈江的历史,因有这四关,便有了魂魄。

2025年3月,在盈江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的组织下,我有幸跟随文化名家遍访盈江“四关”。我深刻地感受到,这些古老的关隘,不仅是军事防御的实体,更是文明交流的桥梁、民族融合的见证。它们见证了戍边将士的忠诚与勇敢,记录了商旅马帮的艰辛与执着,承载着多民族共生共荣的智慧与情怀。

这些关隘的军事价值不仅体现在建筑本身,更在于它们共同构筑的防御体系。神护关控扼古道天险,万仞关雄踞勐弄要冲,巨石关镇守昔马坝子,铜壁关扼守边境咽喉,四关相互呼应,形成纵深防御。清乾隆年间增设的“九隘”,更使这个防御体系臻于完善。如今,当我们穿行在关隘之间,依然能感受到当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

然而,盈江“四关”的价值远不止于军事。它们是西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坐标,见证着中外商贸往来的繁荣。在巨石关下的昔马古街,曾经马帮络绎、商贾云集。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从这里走向世界,异域的宝石、象牙、香料经此输入中原。这些关隘既是边防重镇,也是文明交流的窗口。在严厉管控的同时,也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序的通道。

这些关隘还见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生动历程。在万仞关附近的龙门古寨,傈僳族同胞的祖先有守关的将士;在铜壁关下的村寨里,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婚融合的故事至今流传。戍边将士与当地居民从相望到相融,不同的民族在这里共生共荣,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壮丽篇章。

行走在四关之间,会让你对“边界”重新认识。物理的关墙会倾颓,但文化的纽带历久弥新。真正的边界,不在于山川是否险要,而在于人心能否相通。这些石垣的伟大,不在于它们曾经阻挡过什么,而在于它们始终连接着什么。它们连接着不同民族的情感,连接着连绵古今的智慧,连接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盈江“四关”教会我们的,不是如何筑墙,而是如何搭桥;不是怎样隔绝,而是怎样相通。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盈江“四关”的历史回响获得了全新的时代共鸣。它们以其沧桑而坚韧的存在,向世界昭示:真正的安全不是筑墙自固,而是文明互鉴;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合作共赢;不是文明冲突,而是美美与共。

大美盈江是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门户枢纽建设的今天,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通道。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云南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在积极推进云南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方面贡献盈江力量。要依托盈江工业园区和对缅口岸、通道等,助力云南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交通物流、能源、数字信息等大通道建设,使各类开放平台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要积极依托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拓展与周边国家的经济、科技、人才、医疗、文化等交流合作,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可感可及。

聆听盈江“四关”的历史回响,就是聆听中华文明最深层的生命律动,就是理解这个伟大文明何以能够穿越五千年风雨而永葆生机的根本奥秘。聆听盈江“四关”的历史回响,我们听到的不仅是一段边疆往事,更是一种文明秩序的时空对话。

来源:盈江县文联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