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酥梨飘香。10月25日,玉龙县石鼓镇四兴村传统苗寨“花山节”暨首届酥梨丰采季在四兴村委会新民小组活动中心启幕。活动以 “乐在苗寨・闻香识梨”为主题,既传承弘扬苗族传统文化,又集中展示石鼓镇高原特色农产品,并通过惠民演出传递文化温暖,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
文化铸魂,苗寨风情绚丽绽放
“花山节”是苗族同胞传承千年的文化盛事。活动当天,身着盛装的苗族村民以悠扬的歌声和欢快的芦笙舞,热情迎接八方宾客;作为“花山节”特色项目的“爬花杆”表演矫健有力,引得现场掌声阵阵,营造出浓郁的民族节庆氛围。
石鼓镇四兴村传统苗寨“花山节”暨首届酥梨丰采季活动现场。(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文化的盛宴不止于传统。玉龙县民族文化工作队带来的“文化送戏进乡村”惠民演出,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从活力四射的开场舞《团结花开丽江美》,到高亢激昂的二胡独奏《战马奔腾》,再到深情地朗诵《那是我的祖国》,以及描绘美好生活的舞蹈《纳西幸福万年长》,一系列精彩节目依次上演,让各族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深化情感认同,绘就“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动人画卷。
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产业唱戏,“双星”产品闪亮出圈
本届活动采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让传统节庆成为特色产业推介的重要平台。
“我们的酥梨,皮薄肉细、汁多甜酥,弹指即破!”在开幕式上的高原特色农产品推介环节,石鼓镇四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木丽涛向大家推介村里的“黄金果”。他说,四兴村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高品质的酥梨。村民们坚持古法种植,不催熟、不打蜡,只施农家肥,守护着梨子的“本真之甜”。
村民在果园里展示酥梨。(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据介绍,四兴酥梨种植面积已达300余亩,年产量70余万斤,总产值200多万元。这颗小小的酥梨,已成为带动群众增收、支撑地方产业发展的“致富树”,成为石鼓镇生态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石鼓镇新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裔忠为大家讲述了“玉龙雪山乌鸡”的振兴故事。他说,近两年来,在上级部门支持下,村里创新构建“四位一体”利益联结机制,使乌鸡产业从新华村的“一村一品”升级为石鼓镇的“一镇一业”。“目前,已向全镇800余户农户投放乌鸡苗4.5万羽,我们要让这只从雪山飞出的‘黑凤凰’,成为助力百姓致富的‘金凤凰’!”杨裔忠信心满满地说。
“花山节”特色表演“爬花杆”。(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体验赋能,全民共享丰收喜悦
为了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乡村魅力,本次活动设置了丰富多样的互动环节。在四兴酥梨园分会场,妙趣横生的“开园农技大比拼”激情上演。“吉(鸡)祥如意”欢乐抓鸡赛中,参赛者们身手矫捷,在欢声笑语中追逐雪山乌鸡,成功捕获者可免费带回家;“梨园争霸”趣味采摘赛则考验选手的采摘速度与估重精准度,优胜者可将亲手采摘的酥梨尽数收入囊中。这些富有乡土气息的竞技项目,让游客在趣味比赛中感受到农事乐趣与丰收喜悦。
“吉(鸡)祥如意”欢乐抓鸡赛现场。(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此外,在为期5天的活动中,还将陆续开展徒步登山、长江民族风情摄影等系列活动。活动期间,市民及游客可走进四兴酥梨园,亲手采摘 “高原甜蜜”,在硕果累累的枝头间体验丰收的喜悦,同时为村民增收贡献一份力量。
据石鼓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花山节”暨酥梨丰采季,是石鼓镇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一次成功探索。下一步,石鼓镇将继续以文化为纽带,以产业为引擎,让苗寨的歌声更嘹亮,让乡亲们的日子更甜美,在金沙江畔持续绘就“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民族亲”的壮丽篇章。

记者/赵庆祖
责编/李映芳
二审/李 桥
终审/张卫国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