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莲,这颗原产于东南亚的“热带果王”,悄然在云南的山谷间生根发芽。
“今年结了16个!尝过后感觉味道很不错”“我们看好在滇发展榴莲种植的前景”……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等地,一棵棵榴莲树迎风舒展枝叶,部分试种园已迎来稳定挂果。
云南,正逐渐成为全国瞩目的“榴莲新试验田”。

榴莲为何“落地云南”?
榴莲是典型的热带作物,钟爱高温高湿,生长适宜温度通常在25℃—30℃之间,且对水分、土壤和光照有着严苛要求。种植榴莲,不仅是对自然条件的挑战,还是对技术与经验的考验。
作为榴莲消费大国,我国市场长期依赖泰国、越南等国的进口。近年来,海南、广东等多个省份已开始试种榴莲。凭借优渥的地理与气候条件,云南也迅速跟进,为这场“榴莲北上”的实验增添了更多信心与底气。
云南兼具热带、亚热带和高原气候特征,全省有多个“天然热区”。这些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具备榴莲生长的关键条件。同时,云南与东南亚多国接壤,生态环境与泰国、越南北部相似,为榴莲种植提供了“先天优势”。
目前,西双版纳州、红河州、临沧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州(市)的多个区域都在向榴莲种植的“高门槛”发起挑战。

云南“试验田”里跑出两个“优等生”
“榴莲熟了!”不久前,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腊县的多位村民纷纷在网络上分享自家榴莲成熟的好消息。
自2020年起,景洪市勐罕镇便陆续试验种植猫山王、金枕、黑刺等品种,累计种植4921株,预计四五年后可进入挂果期。如今,首批试种的农户已初见成效。
在勐腊县勐腊镇的一处农家小院,一棵高达12米的榴莲树上,16颗饱满的果实沉甸甸地垂挂枝头。“今年结了16个!”农户贾国华满脸笑意。谁也没想到,他在十年前随手丢下的一颗榴莲种子,竟自然萌芽、茁壮成长。
2023年,这棵“无心插柳”的榴莲树初次挂果,结出6颗果实,果肉绵密、香气浓郁。更令人惊喜的是,它历经多次低温考验,今年已进入稳定结果期。经勐腊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该树为金枕榴莲,且展现出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这为勐腊规模化试种榴莲提供了关键的本土化样本。
勐腊位于滇南边陲,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1℃—22℃,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其中勐捧、勐满、勐伴等区域局地气温常年稳定在22℃以上,完全满足榴莲生长所需的基本热量条件。依托这一生态优势,2023年,勐腊县将榴莲列为热带特色农业重点培育产业,成立热带水果专班,开启规模化试种探索。

目前,全县已引进金枕、黑刺、猫山王等多个优质品种,在勐满、勐捧、勐伴等地开展试验示范种植,面积达1000亩。从当前长势看,植株成活率高、生长健壮,部分早栽植株已实现初花初果,表现优于预期。
不仅如此,云南的“榴莲版图”持续扩展。
在红河州金平县的金水河,一片占地50余亩的榴莲种质资源种苗圃正孕育着从国内外引进的数十个榴莲品种,涵盖了不同成熟期与口感类型的优质资源。
苗圃的另一个身份,是“云南农业大学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由云南农业大学榴莲专家团队联合当地企业云南金都灵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种质资源中枢”。在这里,一株榴莲种苗从系统营养管理到修剪栽培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专家团队全程指导。专家团队将在此筛选出更适应云南水土、更能抗病虫害、结果更多的榴莲种苗,为各地种植户选出最合适的品种。

今年,基地两棵6年龄榴莲树成功挂果,让人喜出望外。在北纬22°以上的云南山地,这一次的挂果虽数量不多,却意义非凡——它标志着榴莲在此实现了从“种得活”到“结得出”的跨越,意味着该区域已具备榴莲大规模扩种的潜力,更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经验。
云南农业大学与云南金都灵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科技国际合作交流专项项目——“东南亚榴莲种质资源引进及创新利用”也已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初审,目前正在筹备终审答辩。该项目旨在系统引进与评价东南亚优异榴莲种质资源,构建云南榴莲产业发展的核心科技支撑体系。
从澜沧江畔到滇南秘境,云南多地正在一次次地尝试与突破,在榴莲本土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这颗“热带果王”的北迁写下生动的云南注脚。

“滇产榴莲”离我们还有多远?
榴莲种植周期长,从种植到丰产通常需8至10年,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对此,勐腊县创新推出“黄晶果套种榴莲”复合种植模式。“以短养长、以长促稳,既缓解了资金压力,又提高了土地综合效益,农户参与更有信心。”
目前,勐腊县已建立多个榴莲标准化种植示范园,配套建设种苗繁育中心和农技培训基地,逐步构建起从良种选育、科学种植、田间管理到市场对接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要种好榴莲,种苗培育也是关键一环。在红河州金平县,为解决各地实现榴莲本土化种植的共性难题,云南农业大学榴莲专家团队想出了“技术+企业”的合作招——专家出主意、给方案,企业负责建基地及日常科学管护,形成“科研+产业”的高效联动。目前,苗圃已收集约200个榴莲品种,筛选出20个适合国内热区种植品种,适合国内种植的品种种苗存圃量约18万株。
当然,从试种成功到成熟上市,仍有一段路要走。榴莲能否在云南真正扎根,尚需时间验证,但各地的创新尝试已如种子般遍地发芽。
从西双版纳州的“试验田”
到红河州金平县的山谷
……
云南试种榴莲
不只是一场热带水果的
“北上实验”
更是以科技为引擎
以模式创新为驱动的
农业转型升级实践
这片热土
正以独特的气候禀赋
与不懈的探索精神
借一株株榴莲树
不断拓展热区农业的边界
撰文:张梅焕 赶四 李艾蓉 李熙临
部分内容整合自“YNTV2都市条形码”微信公众号、“央视三农”微信公众号
编辑:郭晨泽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