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嵩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双手编织生活,用微笑传递温暖,用坚守诠释担当。他们用朴实的行动,书写着属于嵩明的精神底色。近期嵩明融媒推出“凡人微光”系列报道,将镜头对准那些脚踏实地、心怀热血的嵩明人,让我们共同点赞,为平凡中的不凡喝彩。
今天来看第七期——杨林官庄社区王丽君: 三十五载“发”短情长 剪出人间温暖

近日,记者走进杨林镇官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屋内,十几位老年人早已按序围坐,低声闲谈,脸上都洋溢着期待的笑容。不一会儿,一个熟悉的身影提着工具箱匆匆走来,白色的工作服上别着一枚鲜红的党徽,正是王丽君。“王师傅来啦!”有人热情招呼,她笑着应声,放下工具箱便迅速开工。
剪刀在她指间娴熟翻飞,梳子与剪刀默契配合,银白的发丝随着手腕的转动簌簌滑落,落在铺好的围布上。短短十分钟,一位老人原本凌乱的头发便被修剪得整齐利落,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老人对着镜子满意地点头,下一位居民早已笑着起身,紧接入座。这样的场景,在“爱心发屋”每月都会如期上演,而王丽君的忙碌,常常要从午后持续到日暮西沉。






今年55岁的王丽君,与美发行业的缘分已延续了35个春秋。“我从事理发行业,今年是第35个年头了。从开店那天起,我就秉着美业人的初心,想着要为残疾朋友、孤寡老人这些有困难的人,义务剪剪头发。”她一边给老人系围布,一边轻声说道,语气平淡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王丽君的公益之路,始于1990年。那年,刚满20岁的她怀揣着对美业的热忱开启创业之路,同时也在心里埋下了公益的种子。“人人都会老,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帮一把是一把。”这句朴实无华的话,成了她35年来从未动摇的信念。在日常经营中,只要有困难群体、老年人走进她的理发店,她总会主动放下手中的活计,免费为他们提供服务。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她还会上门服务,用耐心与细心赢得了街坊邻里的口碑。






2021年,官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用,王丽君第一时间主动找到社区,申请设立“爱心发屋”,承诺每月月底及老年人相对集中的日子,定期前来提供免费理发服务。从此,无论寒冬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她从未失约。三伏天里,她顶着烈日骑车赶来,汗水浸湿了工作服也顾不上擦;数九寒天,她冒着严寒准时赴约,双手冻得发红仍坚持细致修剪。截至2025年,仅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她的服务人次就已超过8000。“现在有了这个固定的爱心小屋,能为更多老人服务,忙的时候一天能剪70多个,最少也有60个。” 王丽君擦了擦额角的汗珠,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小王真是个有心人!每个月月底准来,给我们理发分文不收,对老年人特别关心。” 社区居民杨菊仙提起她,语气里满是赞许,“从我们认识她这么多年,她的一言一行,在我们老年人心目当中都留下了极好的印象。每次剪完头发,她还会叮嘱我们注意打理,特别贴心。” 居民胡学远更是竖起大拇指:“30多年了,她一直坚持做公益,从没间断过。这才是我们党员中的好党员,名副其实的榜样!”

自2001年面对党旗庄严宣誓以来,王丽君便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融入日常言行的点点滴滴。除了坚持公益理发,社区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总能看到她活跃的身影。公共区域卫生打扫,她带头拿起扫帚;慰问困难群体及孤寡老人,她主动捐款捐物、陪老人聊天解闷。据社区统计,每年她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20次。从2015年到2021年,她多次获评官庄社区优秀党员,2021年更荣获镇级优秀党员称号。这一串沉甸甸的荣誉,见证的是她二十余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付出。
“我觉得作为一名党员,首先要为党增光添彩。作为一个公民,尊老爱幼是中华传统美德,理应代代相传下去。” 王丽君真诚地说,“我们干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人要多做善事、好事,希望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光照身边这一方小天地,温暖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嵩小融语


三十五载春秋流转,一把剪刀,剪去的是岁月的尘埃,留下的是人间的温情;一颗初心,坚守的是党员的使命,传递的是向善的力量。王丽君用指尖的温度,诠释着美业人的责任与担当,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篇章,让温暖与善意在官庄社区这片土地上不断传递、生生不息。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