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依托德钦县霞若乡、拖顶两乡产业优势,以“政府+企业+协会+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资源,推动两乡中药材产业健康可持续升级。2025年11月19日,在德钦县霞若乡各么茸村召开德钦县珠巴洛河中药材产业发展协会成立大会。本次会议审议通过协会章程、选举产生首届理事会,标志着本地中药材行业迈入“抱团发展、规范提升”的新阶段。
德钦县珠巴洛河中药材产业发展协会由10个合作社组成,成员共计 427 人,种植中药材 3250 亩;目前,协会已有3座厂房,4个药材基地,共有固定资产300万元。拥有得天独厚的中药材发展条件,却因技术、资金、规模化、监管、品牌效益等方面,导致霞若、拖顶两乡中药材产业发展受限。此次协会的成立,有利于改变当前农户分散经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市场议价能力弱的局面;有利于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中药材品质与产量;形成抱团发展的合力,对于优化拖霞两乡农业产业结构、培育特色农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会议强调,要聚焦木香、桔梗、川贝母、当归等品种,借协会搭“订单生产”桥,与企业合作解决“卖药材难”。要从技术培训、融资对接、政策申报等方面提供支持,推动“政府+企业+协会+合作社+农户”模式落地。要发挥党组织与合作社联动作用,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实现“产业振兴、群众增收”。要切实履行好“服务、协调、自律、引领”职能,擦亮“德钦县珠巴洛河中药材”品牌,讲好绿色生态故事,提升市场影响力。
协会成立后迅速推动产业落地,成功与香格里拉市天泉川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70万元川贝母购销合同,明确117万株优质川贝母种苗的供应与收购事宜。目前,正在建设15亩川贝母标准化种植基地,通过土地流转整合15亩闲置土地,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2000个工,实现务工收入30万元,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按照产业发展规划,该基地预计在两年后实现产值150万元,为霞若、拖顶两乡中药材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协会与安徽中科中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框架协议白芸豆300吨的订单,计划达成2026年2000亩的白芸豆收购合作,并降低产业综合成本,提升中药材优质品率,还将建溯源体系,打造“珠巴洛河”区域品牌。
新起点,新征程。德钦县珠巴洛河中药材产业发展协会成立,为德钦县中药材产业注入了强大动力。未来,在协会的引领下,当地中药材种植将逐步迈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道路,不仅能增加种植户收入,为德钦县绿色崛起注入新动能、更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推动信息共享、资源互补、互利共赢,实现抱团发展,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力书写德钦县中药材产业的“富民答卷”,绘就一幅“药香满珠河、产业富百姓”的美好图景。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