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之光·丽江篇章】辞职回乡卖苹果!她让小凉山苹果甜遍全国

2025-11-21 17:42:19 阅读量1517 字数1149


宁蒗县新营盘乡出产的苹果,果核处凝结着晶莹剔透的“糖心”,口感脆甜。丽江中国西部研究发展促进会会员单位——宁蒗县新营盘绿之源种植基地,在负责人宾玛拉姆的带领下,以“现摘现发”的营销模式,让这份高原鲜甜走出大山,甜遍全国各地。


宾玛拉姆在果园采摘苹果。(丽江融媒记者 赵丽军 摄)

从办公室到果园,一颗苹果引发的创业


2016年,大学毕业后的宾玛拉姆,在丽江城区从事旅游服务工作。她常将家乡苹果分享给同事,其口感收获一致好评,同事们的认可与购买需求,让她发现了家乡苹果的市场潜力。


村民们正忙着分拣、包装苹果。(丽江融媒记者 赵丽军 摄)


那时,乡村尚未开通快递业务,寄送苹果需专门前往县城,销售渠道因此受阻。后来,随着乡村振兴政策落地,快递网点建到了家门口,物流难题迎刃而解。与此同时,同事朋友圈的分享起到了口碑效应,苹果订单开始滚雪球般增长。一边是稳定工作,一边是火爆订单,宾玛拉姆回忆道:“当时既想做好财务工作,又想做好苹果销售,最后却发现自己根本兼顾不了。”最终,出于对家乡的眷恋与创业激情,她辞职返乡,决心专心发展苹果产业。


“现摘现发”与电商赋能,重塑产业模式

返乡后,宾玛拉姆发现单靠自家果园,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于是,她牵头推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组织当地果农抱团发展,并请了经验丰富的叔叔加三拉布负责统一技术指导与品控。


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丽江融媒记者 赵丽军 摄)

村民们在采摘苹果。(丽江融媒记者 赵丽军 摄)

“顾客下单时,果子还挂在树上。”宾玛拉姆主推“现摘现发”模式,摒弃冷藏旧规,建立了一套高效的发货流程。丈夫尺祖负责物流环节,他说:“早上采摘、分拣、打包,当晚发货,确保全国消费者吃到最新鲜的苹果”。“从枝头到舌尖”的体验,让糖心苹果通过电商成为爆款,年销售额突破100万元,北上广等城市成主要市场,更有上海企业每年预付2万元锁定货源。


新模式带来新希望,助力乡村振兴


电商模式不仅拓宽了销路,也重塑了当地苹果产业生态。“以往,果农需将苹果运到县城售卖,市场有限且易造成果实损伤,一天拉100斤都可能卖不掉。如今,苹果在地头销售、田间打包、快递直发,一天能卖1000多斤,损耗减少,价格也提高了。”宾玛拉姆说。


打包好的苹果将发往全国各地。(丽江融媒记者 赵丽军 摄)

同时,电商对品质的高要求也倒逼着果农不断提高种植管理技术,基地也对达标苹果按市场最高价收购。加三拉布一家就是受益者:“以前摆摊卖不上价,现在跟着宾玛拉姆做电商。去年,我家种了30亩,卖了20多万元。”


从异乡游子到乡村产业带头人,宾玛拉姆用一颗苹果搭建起山里山外的桥梁,以创新模式激活乡村产业活力,让小凉山苹果成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金果子”。



记者/赵丽军 见习记者/陈学斌

责编/钱吉梅

二审/和众学

终审/和丽星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阅读/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