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开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新闻发布会,说了这些内容……

2021-06-04 18:27:14 阅读量37558 字数8638



近年来,丽江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进一步推进政府生态环境类信息与政务公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6月4日下午,丽江市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新闻发布会召开,邀请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河长制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丽江市环境监测站就相关工作进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丽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杨和香主持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和圣军就全市生态环境主要工作进展、成效作了简要介绍


2021年3月,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了2020年度生态环境指标考评结果:丽江市2020年度国考、省考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指标考核满分30分;丽江市2020年度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100%,指标考核满分20分;丽江市未发生重特大环境人为损害事件。




一、继续巩固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一)打好蓝天保卫战方面。一是强化移动污染源污染防治。全面规范和强化全市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截至目前,全市共检车辆59455辆,首检合格51233辆,合格率86.17%。同时,积极推进机动车遥感监测工作建设, 2021年3月底,丽江市继玉溪后,率先在全省完成遥感监测及黑烟抓建设工作任务,大力推进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控平台建设,积极促进机动车尾气治理。二是积极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及产生扬尘的物料企业环保措施落实专项行动。


(二)打好碧水保卫战方面。制定并发布丽江市泸沽湖程海拉市海保护“十严禁”,以及丽江市泸沽湖程海拉市海保护治理问题及任务清单、丽江市泸沽湖程海拉市海负面及生态环境准入四项清单,推进两湖一海的全面、系统性治理。


(三)打好净土保卫战方面。一是持续推进永胜县5个铜矿关停企业遗留问题整治;二是积极推进中节能丽江医废处置中心项目建设。







二、边督边改立行立改,及时高效处理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事项,解决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






今年4月至5月,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云南并下沉丽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共向丽江市交办举报件29批共95件,针对投诉举报件,市县各级各部门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和工作目标,不折不扣边督边改立行立改:


一是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督察期间共召开7次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会上均听取并分析研究有关群众投诉举报件查处工作有关情况,并就做好举报件办理工作做出了具体的部署安排;


二是强化督促督查,市委、市政府组织厅级领导带队、相关部门参加的督导组,分区县开展督促检查;


三是及时建立和完善机制市环保督察办建立了市级复核、督导工作机制,在转办件办理的第一时间明确办理的责任单位、市级牵头督促指导单位。就举报件的属实情况、整改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指导;


四是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在报纸、网站等主流媒体,以及新媒体上微信公众号上及时登载95件投诉举报件受理、办理、办结情况;


通过以上措施,交办丽江的95件举报件中,已办结并报省级66件,其余29件正在按整改方案及时限要求进行整改,整改过程中责令改正41家,立案处罚10家,立案侦查2件,罚款金额131.43万元。






三、全面推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生态创建力度不断增强






目前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已完成第三轮资料收集;


创建规划正在编制中,预计6月初征求意见并上报审查;


示范市创建指标数据正在测算中,将积极推进图册和专题片制作,争取6月份底上报省生态环境厅审查。


“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持续推进,2021年1月和2021年5月古城区、玉龙县相继召开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启动会,启动申报国家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四、紧紧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全力推进城镇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全市“两污”治理能力不断改善。目前全市建成运营城镇污水处理厂5座,处理能力12.4万立方米/日,配套建设污水管网932.64千米,在2020年全部完成提标改造工程,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全市56个乡(镇)镇区覆盖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设施覆盖率98.25%;5033个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治理率97.9%;54个乡镇镇区覆盖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施覆盖率为78.9%。






五、逐步精准系统治理,自然保护区和高原湖泊保护与治理能力不断强化






实施了泸沽湖80米生态红线范围内涉160户居民户搬迁,实现了泸沽湖(云南)境内污水管网全覆盖,完成了泸沽湖垃圾减量化及填埋场建设并投入运行,启动实施了永宁镇污水处理厂建设。2020年泸沽湖水质全湖均值保持Ⅰ类。


开展程海补水、五退四还、产业结构调整、面山修复、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红线定桩、河(湖)长制落实、宣传发动群众保护程海、监察监测管理能力提升九大专项行动,推动程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全面禁止拉市海保护区核心区范围内水上旅游活动,拆除保护区核心区16个码头;取缔高尔夫球场,消除球场特征并恢复植被;拆除丽江美乐旅游度假有限公司逸景营地核心区内26间客房及实验区内6间客房;科学评估将马场减少至7个,旅游马匹数量减少至1500匹;完成打渔村老公路以下34户居民户生态搬迁;投入5亿元启动实施拉市海综合整治提升“六个一”工程。




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回答了媒体关心的问题。





向上滑动阅览


问题1:2021年4月16日,生态环境部曝光了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云南省保山市治污不力 ‘母亲河’东河沦为纳污河”典型案例,漾弓江也是我们丽江的“母亲河”,请问丽江城区的治污情况如何?下一步计划采取哪些措施?


省生态环境厅驻丽江市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杨耀玕答记者问


答:漾弓江是流经我市中心城区的“母亲河”,对漾弓江以及其它城市水系的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住建局作为城市水体综合治理保护的责任部门之一,主要工作是督促建设和运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目前,丽江市主城区运行有两个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到8万方/日,出水水质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配套建设的排污主管网达684.24公里。我局历来高度重视漾弓江流域水环境治理问题,一是充分发挥漾弓江市级河长联席部门职责,组建3个工作组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漾弓江流域巡查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区县人民政府,并督促整改,累计印发巡查通报52期,反馈各类问题约300个,累计投资1066万元,零星改造排污管网8.8公里,解决污水乱排口约10余处;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了23个老旧小区排水系统改造,累计改造雨污管网17.88公里。二是压实了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排污管网运行维护责任,与古城区、玉龙县政府和古城保护管理局、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中心城区污水管网建设管理目标责任书》。三是督促责任单位加快推进污水管网改造及完善工程,目前正在推进5个污水管网修复改造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5亿元,累计修复管网破损点位8503环,紫外光固化整体修复约5.05公里,机械人内窥探测排污管网检测约197公里。


下一步,一是计划采用PPP模式,实施丽江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项目,将现有污水处理厂扩容提质、中心城区未实施的雨污管网改造及丽江市智慧排水系统纳入PPP重点项目来推进;二是以城市更新行动中的老旧小区改造为工作主抓手,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做到雨污管网改造全覆盖。


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完善和运行是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的基础工程,当前,我们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质转变,进入对存量的提质增效阶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一方面努力补齐城市污水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一方面对现有的设施进行提质增效改造。我们将秉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宜居生活的新期待,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问题2:2021年4月22日,生态环境部曝光了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云南省景洪市生活垃圾处理场环境问题突出 本是治污设施却沦为‘污染源’”典型案例,垃圾填埋处理后期生态环境安全隐患大,现在国家也不提倡填埋处理,请问下丽江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情况如何?采取哪些措施?


市住房保障管理局局长丁文洁答记者问


答:全市建成运营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4座,分别为中心城区文化垃圾填埋场(覆盖玉龙县城)、永胜县垃圾填埋场、华坪县垃圾填埋场、宁蒗县垃圾填埋场,处理工艺均为卫生填埋,并配套建设了渗滤液处理站。华坪县在兴泉镇华新水泥(丽江)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建成了日处理规模为200吨的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项目,2019年7月起,城市生活垃圾及周边乡镇生活垃圾清运至水泥窑协同处理。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启动垃圾焚烧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丽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600吨/日,总投资约3.7亿元)和永胜县县城综合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建设项目(150吨/日,总投资约1.06亿元元),目前土建部分已基本完工,正在安装设备,累计完成投资约4.4亿元,计划今年年内投产运行,提高垃圾焚烧率。二是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为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制定印发了《丽江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启动了古城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建设了11个垃圾分类示范点和1个垃圾分拣中心。三是强化餐厨垃圾分类处理,启动运行了丽江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项目,自2018年10月23日运行以来累计处理餐厨垃圾约5万吨;建设了处理规模100吨/日的丽江市餐厨垃圾应急处理项目和3万方的调节池1座,目前正在启动建设投资约7432.9万元的古城区渗滤液处理站建设工程;玉龙县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了处理能力为20吨/日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目前进入试运行。


问题3:请介绍一下,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河湖长制工作的进展情况。


市河长制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张志红答记者问


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河(湖)长制工作,2021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河湖长制工作作出指示批示26次。全市各级河湖长充分履行巡河、管河、护河、治河职责,加强了对全市河湖水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力度,推动河湖长制“有名”、“有实”、“有能”。


一、狠抓高原湖泊保护治理

市河长办充分发挥督办、跟踪、落实责任,紧盯问题整改和保护治理。截至目前,在云南省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中,泸沽湖、程海涉及中央和省级各类督察巡查反馈问题合计138个,整改完成137个,整改完成率99.3%。按照中央第十巡视组巡视反馈涉及泸沽湖、程海问题整改工作,设工作专班,制定《丽江市贯彻落实中央巡视组反馈涉及泸沽湖、程海问题整改方案》,扎实推进问题整改,并取得阶段性成效。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退、减、调、治、管”的要求,推动湖泊保护治理从“水域之治”向“流域之治”、“生态之治”转变,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程海、泸沽湖、拉市海“一湖一策”保护治理行动方案。同时,重点从流域生态补水项目、入湖河道整治方案、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环湖截污巩固提升等方面编制了拉市海、程海、泸沽湖清水净湖巩固提升行动方案(2021—2023年),市河长办采取工作调度等方式,确保湖泊保护治理工作落实落细。


二、推进2021年度美丽河湖建设申报

2020年丽江市美丽河湖建设成效显著,在全省9个河湖资源富集州市中位列第2,获得省级奖补资金支持。在总结2020年度美丽河湖建设申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21年对照省级美丽河湖建设评定标准,依托丽江水资源禀赋优势,结合实际制定了2021年度美丽河湖建设申报计划,目前正有序推进美丽河湖建设申报前期工作。通过美丽河湖建设申报,促进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实现人水和谐。         

     

三、推动河湖长制工作落实落细

市河长办积极主动作为,把省级重点关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批示和河湖突出问题整改工作盯紧、盯好,强化跟踪问效。2021年以来,向14名市级河湖长送发了《关于开展市级河(湖)长巡河(湖)工作的提醒函》,要求市级河湖长组织协调、统筹推进所负责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督导下级河湖长和相关部门履行职责,以上率下促河长制有效落实。印发各类督办通知22份,召开市级河长部门联席会议7次,推动河湖长制工作任务落实落细,以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责促进全市河湖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下一步工作中,全市河长制工作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充分吸取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云南反馈问题的经验教训,积极主动作为,推动河(湖)长制工作“有名”、“有实”、“有能”,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问题4:俗话说水是丽江之魂,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丽江用水量已开始出现紧缺的状况,请问目前丽江的水资源的具体情况?如何解决好水资源紧缺这个问题?如何处理好景观用水和群众饮水之间的矛盾?


市河长制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张志红答记者问


答:丽江的水资源的具体情况:从降水上看,2020年丽江市年平均降水量918.0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88.7亿立方米,较常年偏少7.8%,属正常偏枯水年;从水资源量上看,2020年丽江市水资源量64.42亿立方米。丽江市产水模数为31.35万立方米/平方千米,人均水资源量4950立方米。从用水量上看,2020年,丽江市河道外用水量6.0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4.86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0.42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0.50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0.24亿立方米。


解决好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主要从开源节流入手。开源就是突出重点区域,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不断强化丽江水资源优化配置,积极推进水资源联合调度。如:现在正在推进的滇中引水配套工程、龙蟠提水工程、金安桥提水工程等工程性措施,都是在做开源工作。节流方面一是全面落实节水优先,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二是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取水许可监督管理;三是加强水资源保护,突出地下水整治和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从源头上减少水资源的滥用和浪费。


如何处理好景观用水和群众饮水之间的矛盾:群众饮水和景观用水在水源、水质等方面的要求标准不一样,水务部门始终把确保群众生活用水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生产、服务业用水,个人认为,景观用水和群众饮水之间没有突出的矛盾。


问题5:漾弓江是丽江市中心城区最大的一条天然河流,请问漾弓江水环境质量状况如何?


市住房保障管理局局长丁文洁答记者问


答:漾弓江为金沙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玉龙雪山南麓,全长124公里,流域面积1670平方公里。漾弓江自北向南流经玉龙县、古城区后在古城区七河镇龙兴村入大理州鹤庆县,后转向东北至汇入金沙江。《丽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丽江市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丽政发〔2016〕24号)要求,确保2020年年底前,漾弓江干流南口桥断面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出境断面(龙兴村)确保稳定达到Ⅳ类,力争接近Ⅲ类功能。


目前漾弓江干流丽江段设有两个地表水环境质量控制断面,一个为玉龙县南口桥断面,属省控断面,一个为古城区龙兴村断面,属国控断面,同时也是丽江市的出境断面。除漾弓江干流外,在青龙河、玉河、护城河等支流上还布设有市控断面;自2019年以来,开展了漾弓江水系加密监测,基于玉龙县和古城区相对于漾弓江水系的位置关系既有上下游关系,又有左右岸关系,涉及两区县交界和跨界的主要水体有漾弓江干流、青龙河、护城河、清溪河、东界河、滤开河和嘉乐河,因此在漾弓江干流增设了青龙河8750训练基地断面、青龙河东干渠长水路断面、青龙河西干渠长水路断面和民治村断面等4个断面。在护城河支流东界河、清溪河、嘉乐河、滤开河区县交界处分别增设4个断面。


依据《云南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漾弓江干流南口桥上游段水环境功能为3类,下游段水环境功能为4类。2020年,南口桥断面水质超3类,达4类;龙兴村断面水质达到4类。


问题6:丽江市中心城区及各县城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如何?


省生态环境厅驻丽江市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杨耀玕答记者问


答:目前丽江市范围内设有8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其中1个为背景站点,设于玉龙雪山;3个为国控城市站点,分别设于丽江古城、丽江市中心、玉龙县黄山镇政府;4个为省控城市站点,分别设于玉龙县文笔公园、华坪县气象局、永胜县生态环境分局、宁蒗县生态环境分局。


2020年丽江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100%,其中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优286天,达优率为78.4%。


2020年,玉龙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100%,其中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优293天,达优率为81.6%;2020年永胜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100%,其中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优273天,达优率为76.0%;2020年华坪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100%,其中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优237天,达优率为65.1%; 2020年宁蒗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100%,其中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优317天,达优率为88.8%。


问题7:请问丽江市农业清洁生产工作是怎样开展的?



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执法监察专员杨志胜答记者问


答:一、基本情况

丽江市农业农村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全面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切实做好农业清洁生产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二)坚持高位推动,全面部署落实。

(三)积极筹措资金,持续加大投入。2020年,全市共争取中央和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方面的资金15989.62万元。


二、农业清洁生产工作情况

(一)加强秸秆综合利用

1.制定实施了《丽江市2019—2020年度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立足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明确目标,明确秸秆利用方向,推动形成政府推动、市场驱动、主体带动的稳定运行机制。

2.建立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2020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台账数据已通过省级审核,据统计,2020年度全市秸秆产生量417850.94吨、可收集量358515.78吨、利用量310214.74吨,综合利用率86.53%。

3.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利用技术,推广农作物秸秆机械还田模式。推动秸秆高质化综合利用与人居环境改善有机结合。

(二)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

1.制定实施了《关于做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办法》,全面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

2.加强宣传引导。共计开展下乡指导农膜回收利用及培训58场次,培训1267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份。在市级主流媒体《丽江日报》和市农业农村局微信公众号发布《丽江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倡议书》。

3.开展试验示范,加大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试验示范力度。重点在玉龙县的沿江河谷区开展蔬菜、早春马铃薯等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农田和市农科所新团基地进行全生物降解膜试验、示范,2020年全市共开展玉米、蔬菜、中药材、烤烟等生物降解膜试验示范448亩。

4.开展提前揭膜技术示范推广应用。2020年全市农作物提前揭膜技术应用面积接近15万亩,主要应用于烤烟、冬早西瓜等作物。2020年,丽江市农用地膜使用面积434789亩,其中棚膜11121亩,地膜423668亩。使用量3494.2吨,回收量2870.9吨,回收率82%。

(三)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全市畜禽废弃物主要采取堆肥还田,部分进行沼气发电及生产有机肥进行资源化利用。 2020年,丽江市畜禽类污产生量856.47万吨,其中规模以上养殖场年产生粪污33.27万吨,规模以下养殖场年产生粪污823.2万吨,利用率达到91.15%。

(四)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

按照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文件要求,制定我市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全市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

1.加强宣传引导。全市共发放宣传材料4000份,组织专业技术人员90人到29个乡镇开了展48次宣讲活动。

2.建立29个农药包装废弃物监测调查点。

3.建立试点乡镇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工作。

(五)全市化肥农药减量均达到预期目标。化肥、农药2020年总使用量分别比上年减少2.93%和1.35%。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有关要求,充分履行部门职责,扎实推进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清洁生产不断取得新成效。




记者/李琳

编辑/林彤

责编/和众学

新闻热线/0888—5122344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

(发稿编辑:本台报道)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