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下旬的拉市海自然保护区,野生水草纷纷从水面探出脑袋,参差斑驳的水光把天幕分割成大小形状不一的镜面,碧色同潋滟水光相映成趣,一切的一切仿佛在昭告天下——“我准备好了,准备好迎接远方的客人了”,这些远方的客人,为了逃匿凄寒肃杀的西伯利亚冷空气,即将从北方迁徙至此,此刻它们一定以充满暖意的冬季为目标,努力振翮双翅,抓紧时间赶来……然而,早在几年前,这片土地或许不是这些客人们的首要选择。
从索取到守护 一场生态环境保卫战中的身份转变
打渔村村民梁中军如今回忆起以前的境况,很是感慨!曾经的他同样是对拉市海无度索取的一员,对于政府保护优先的举措也表示过不解和抗拒。而现在,他是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一名光荣的巡护员。值得一提的是,像梁中军一样的人不在少数,很多打渔村村民在这场生态环境保卫战中完成了身份转变。
梁中军搬迁后的新家
“以前这里大力发展旅游,划船之类的很多项目都对生态环境有负面影响,我们村以前都是打渔为生,这样的生产生活持续了200多年,我们也能感觉到这种类型的发展,是一种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发展,不是一条长远的路。”梁中军告诉记者。
崭新的打渔村
2018年10月8日起,我市全面取缔拉市海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季节性核心区的旅游活动,全面禁止拉市海水上旅游活动。收缴船只及附属设施1.3万件,拆除码头16个。全面禁渔禁牧,累计拆除核心区和季节性核心区违章建筑93154.88平方米。实施环湖岸线清理和生态岸线修复,复垦和恢复原貌土地494亩。依法取缔玉龙生态度假区高尔夫球场,拆除违法违规建筑2287平方米。将马场从54个减少至7个,马匹数量从4500匹减少至1500匹,并规范骑马旅游活动,将涉及核心区和季节性核心区范围内的马场全部取缔拆除并恢复植被,完成打渔村湖滨34户整体搬迁。
“人退鸟进” 这里迎来了远方的客人
据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和晓卡介绍,管护局通过开展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加强日常巡护和资源管理,开展以候鸟为主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对周边社区和学校进行环境教育宣传以及生态旅游培训,进行动植物科研监测,加强保护区干部职工能力建设等工作,取得了明显的保护成效。
如今,拉市海湿地的海菜花及海菜花群系得到较好的保护(拉市海为海菜花的分布上限),湿地生态环境得到较好保护。水禽种类数量显著增加,水禽种类从保护区建立之初的40种增加到96种,数量从建立之初的2.5万次只增加到目前的10多万只次。每年冬季约有10万只次的候鸟在此越冬,最高峰时达到12万只次。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得到有效监管,生态红线意识深入人心,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得到加强,实现了“人退鸟进”的可喜局面。
记者/李琳瑛
编辑/和润黄
责编/李铁成
新闻热线/0888—5122344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
(发稿编辑:本台报道)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