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周刊】从夫妻称谓语中探析白族的两性角色

2025-01-20 09:02:09 阅读量12266 字数3495


从夫妻称谓语中探析

白族的两性角色


平  女(古城区)


称谓语指社交和日常生活中称呼他人的词语。不同的称谓语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社会关系、不同的社会角色。本文从白族的夫妻称谓语出发,粗略探析夫妻在婚姻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在社会活动中肩负的职责。

白族语称丈夫为“所阿(‘阿’同‘呃’音)”。“所”,从“斤”,“户”声,本义为“伐木声”。《诗经》里的“伐木所所”是强壮的大丈夫干的事。汉语有“所天”一词,《辞海》中解释它有3个义项:1.指丈夫。引用潘岳《寡妇赋》“少丧父母,适人而所天又殒”说明;2.指君主。“臣以君为天,故云所天”;3.指父亲。白族“所阿”一词取第一义项。唐朝顾况的《弃妇词》有“十五许嫁君,二十移所天”之句,记述的是15岁嫁人、20岁被丈夫遗弃的妇女。“阿”在《古代汉语词典》中释为:“①大土山。《诗经·大雅·皇矣》:‘无矢我陵,我陵我阿。’②山的弯曲处。③宫室宗庙四角翘起来的屋檐。”《辞海》释其为“屋栋”。如,秦朝宫殿阿房宫。“阿”用作亲属称谓时常作词头,如,“阿爹”“阿母”。“所阿”即丈夫,就是家中的天。“阿”的本义是大的山陵或屋栋,借指支撑家庭的顶梁柱。由此可见,“所阿”是把丈夫比作撑天之人、比作恢宏高大能给家人遮风挡雨的屋栋。

妻子称“婺㫃(‘㫃’同‘眼’音)”,源自“中天婺焕”。中天,天空之中;婺,婺女星,二十八星宿之一,指已出嫁的妇女;焕,发光。“婺焕”意为天空中的婺女星光彩耀人,多用于祝贺妇女的寿诞。《幼学琼林·老幼寿诞》载:“贺男寿曰南极星辉,贺女寿曰中天婺焕”。“婺”,从构字看,从矛、从攵、从女;攵,现作反文旁,古同“攴”。《说文解字》里有“攵,小击也,即手持竿轻敲”。矛、攵都是古代杀伤力很强的武器,也指能持矛挥攵冲锋陷阵的女子,如,历史上的妇好、花木兰。黄岳洲《汉语词根辞典》释为“能力特别强的女人”。《辞海》释为“古星名,即女宿。旧时用作对妇人的颂辞,如婺焕中天”。白族语称“一个人”为“阿㫃”。㫃,《说文解字》释为“旌旗之游㫃蹇之貌。从‘屮’。曲而下垂,人相出入也”。“㫃”之深层意义在此不论。“婺㫃”是对女性的褒扬和赞美。今天妻子的“妻”,会意,甲骨文字形表示用手抓女子的头发,这是古代部落间抢婚的遗迹。“妻”之本义至今保留在白族语中,抓头发叫“妻颠髦”。“妻”是抓,“颠髦”是头发。“妻”是被抓来的女子,心绪自然愤懑,地位自然卑微低下。故,漫长的封建社会婚姻中,女性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卑微屈从,缺乏主人翁意识。而白族语称谓“婺㫃”,从词义看,是既能耕织又能杀敌,里里外外抬得起、放得下的好女子。

天光云影。


据查,从婺女星宿的意义来看,在我国天文史上,古代就用“婺女”作为星座的名称,又称女宿星座、须女星座,为二十八宿之一,玄武七宿第三宿,有星4颗。《礼记月令》载:“(孟夏之月)日在毕,昬翼中,旦婺女中。”南朝谢庄的文章《宋武宣贵妃诔》中有“望月方娥,瞻星比婺”;唐代刘长卿的诗《奉寄婺州李使君舍人》中有“天清婺女出,土厚绛人多”;唐代厉玄的诗《寄婺州温郎中》中有“婺女家空在,星郎手未携”。婺女星常借指女神。

白族称丈夫的“所阿”,天也,顶梁柱也;称妻子的“婺”,婺女星也。有关丈夫、妻子的称谓,笔者在《白乡拾穗》中曾引俗语“该因相务”释读,将夫妻关系定义为索债和还债的关系。因为,许多人认为,夫妻在一起是缘分,善缘、恶缘皆源于前世,美满的婚姻是修行得好,不美满婚姻是前世有债务相欠;如意者相亲相爱,不如意者相互宽容、以感恩之心回报。故,白族男女一旦结婚,大多能白头到老。“该因相务”中的“务”,繁体为“務”,从敄、从力。敄,两种武器角力;力,竭力拼取目标,背负任务。该本义至今存活在白族语中用作背。

随着笔者对白族文化的深入理解,领悟到“婺㫃”才是原本的称谓,“该因相务”是附会而来。

由于白族历史缺乏文字记载,靠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竟不知白族语是先秦古汉语的遗存,倘不细细考究就难以还原其文化意蕴。

令人蹊跷的是,笔者有幸到江西省婺源县古村落一游,听到当地人用当地话说“婺源”,几乎与白族人说“婺㫃”没有差别。再查看婺源的地名,的确与婺女密不可分。

婺源的地名来历众说纷纭。一是“婺水说”,“婺水绕城三面”,故名;二是“婺州说”,“旧以县本休宁地,曾属婺州”,故名;三是“以县东鳙水流入婺州”,故名;四是有“婺女星宿说”,故名,民间还有许多美丽的故事、传说。但“婺水”“婺州”“婺女”总离不开一个“婺”字。婺,《说文解字》释为“不繇也”,即不可动摇。足见婺女是何等美丽善良、坚强坚韧的贤妻良母,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文武双全的女汉子。昔日,不少地方还建过婺女庙,立婺女娘娘为神,四时朝拜。据《婺源县志》载:“婺女庙,在西山麓,以县为海宁地,常隶婺州,取上应婺女之义,故立庙焉。”立庙供人朝拜的人,必然对人类进步产生过巨大影响。婺女神的原型是否为母系社会中的女娲神?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不敢贸然涉足,只因“婺源”的地名发音同白族的“婺㫃”相似而有所惊奇。

“所阿”和“婺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也赋予了白族男女两性不同的期望、不同的责任义务。做丈夫者须顶天立地,做妻子者应中天婺焕。这与“妻”“妇”有着天壤之别的内涵。“妻”的古义是通过抢婚来的、被迫的、不情愿的、不敢自我做主的女子。“妇”亦如此,繁体为“婦”,《说文解字》释为:“从女持帚洒扫也。”因担心抢回家的妻子跑掉,不准其到外面做事,只许她拿扫帚打扫屋子料理家务。这足以看出“妻”“妇”社会地位、家庭地位低下的历史根源。而白族的“婺㫃”则不同,她是照亮一个家庭星空的女神。结了婚的女人,白族语称“当家母”,那是一家之主。又称“做㫃母”,那是引领子女学会做人的母亲。种种称谓均赋予女性极大的权利和义务,使其充分施展才干,去操持家庭、兴旺家族。

古树寒潭。


纵观历史,白族社会经历过漫长的母系社会,经历过男女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漫长岁月。白族的婚姻称谓中至今没有公公、婆婆与岳父、岳母之分,都称“得嗣伯、得嗣母”;没有爷爷、奶奶与外公、外婆之别,都称“阿博”“阿奶”;没有内孙、外孙之区分,都称“孙”。这表明姻亲双方自古是平等的。“嗣”,继也。“得嗣伯、得嗣母”称谓,规范了婚姻的男女双方都有平等的继承权和赡养权。同样,“阿博”“阿奶”和“孙”,标明没有厚此薄彼,没有孰重孰轻。男女双方一旦联姻便是一家人,双方皆是最亲近的家,故称“亲家”。

语言不仅记音,也表意。民族语言的不同称谓,蕴含的文化也迥然不同,不同民族赋予男女的社会地位、家庭角色也就不同。为“所阿”者,撑得起家的天空;为“婺㫃”者,能焕发出点亮家的光芒。在这种深厚的文化背景下,白族男子人人身怀技艺闯荡四方,又都带回工酬在家盖屋,给妻儿建造一个安稳的家,支撑起家的天空。白族女子勤劳善良、能耕能织,家里家外勇于担当,成为一束照亮家、温暖家的星光。古有“舍生取义情谊重,洱海葬身伴老公”的柏洁夫人,有同丈夫并肩御敌,“盘肠大战”的高禾妻子。柏洁夫人是邓赕诏诏主的妻子,六诏时期,蒙舍诏诏主意欲吞并其他5诏,便假意宴请诸诏主赴会,实则制造了火烧松明楼的事件,使5诏主葬身火海,骸骨无法辨认。独柏洁以铁钏得夫骸以归,后又严词拒绝皮逻阁的求婚,宁死不屈,被民众尊为“本主”。“盘肠大战”发生在玉龙县九河乡。1244年,元蒙军队长驱直下欲攻大理国,1245年到达丽江境内。面对强敌,大理国主派高禾率9000名官兵迎战于九河。战斗十分激烈,双方伤亡惨重,高禾战死,高禾的妻子亦身负重伤,肠子都流了出来,她却随手将肠子盘绕腰间,继续顽强战斗,最终击退了元蒙军队。该故事至今仍在大理州剑川县、丽江市玉龙县九河乡广为传扬。今天,在男女平等的阳光照耀下,一批批白族女博士、女党政领导、女企业家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即便是普普通通的白族农家妇女,也亦工亦农,进则到城里发展,退则在田里耕种,在家可为贤妻良母,在外可成技术师傅,一个个光彩照人,无愧于“婺焕中天”之称谓。

白族语的夫妻称谓,赋予了夫妻不同的家庭义务和社会职责。如果每一对白族夫妻都能明白人生不同阶段的称谓语及其蕴含的历史文化意义、都能自觉承担好角色所赋予的责任义务,那么,世俗中就会少许多乱象,夫妻间就会少许多争吵。夫妻和则家和,家和则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和睦,社会就会和谐,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实现国泰民安、富强昌盛。


图片由周侃摄。





编辑:白   浩

校对:钱   磊

二审:和继贤

终审:郭俊燕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