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玉龙县大具乡6000多亩制种玉米陆续进入成熟期。田畴沃野间,一株株玉米整齐排列,金色的玉米棒子颗粒饱满。农户抢抓晴好天气,掰玉米、剥皮、装车、运往收购点,一派热火朝天的秋收场景。
大具乡培良村村民和如军告诉记者,今年他家种了11亩的制种玉米,这几天他找了六七个农事“钟点工”,估计3天就能掰完。“等玉米收完,我们还会把秸秆打成一个个‘墩子’,这样,冬天牛羊的饲草也就够了。”
在收购点,一辆辆刚从地头满载而来的三轮车、拖拉机排起了长队,收购人员引导村民进行过秤、测水分、倒入输送带进行捡杂、装车等收购程序。忙碌的交种现场,处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收购人员引导村民进行过秤、测水分、倒入输送带捡杂等。 (丽江融媒记者 李映芳 摄)
近年来,培良村委会由村党支部带头,规范农户种植、施肥等生产环节,企业提供技术指导,统一收购,采取以奖代补的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农户收入“双提高”。
村民和天鹏说:“玉米制种,不仅收入有保障,种子公司专业人员还一直跟踪,从发放种子、拉沟、抽雄、收割,确保种好制种玉米。”
“我们收购玉米种子,从每天早上8时开始到下午6时结束,每天能收60吨到90吨,装上大车拉去公司进仓加工。公司通过与村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为村民提供种子、肥料、技术等,解决农户在种植管护中遇到的困难,村民负责种植管理,成熟后由公司按保底价收购。”在收购现场,云南广大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屈光说,“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在实现公司保效益、村民保质量的互利合作机制的同时,更有效保证了制种玉米的品质。
据了解,大具乡种植制种玉米历史悠久,因其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气候炎热,光热条件好,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丰富,通透性好,具有昼夜温差大、隔离条件好、营养物质积累快等自然禀赋,生产出的玉米种子籽粒饱满、产量高、发芽率高、水分含量低、商品性好。大具乡是丽江市农业农村局认定的玉米制种之乡,生产的玉米种子主销云、贵、川。
自20世纪90年代发展玉米制种产业以来,大具乡一直坚持“公司+基地、基地+农户、订单保效益”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采取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科技支撑、龙头带动的组织形式,严格执行企业准入、基地备案、合同签订、行业自律,着力提升质量和规模,做优玉米种子基地,推动玉米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推进玉米制种产业发展过程中,大具乡始终确保土地资源牢牢掌握在农民手中,既整体推进,又充分考虑村民需求。让农业真正实现“种得好、销路畅、收益高”,实现“产供销”全链条无缝对接,让民众致富有保障。
“今年初,大具乡与广大、滇玉、西都等3家种子公司签订了6000多亩的种植合同,秋收时节制种公司采取上门拉运交售的方式,极大地节约了农户的运输成本。”大具乡乡长金龙说,玉米制种是大具乡主导产业之一,2022年全乡玉米制种收入达1800多万元。目前,全乡玉米制种产业涉及3个村委会15个村民小组700多户农户。今年制种玉米种植区因天气原因,部分田块减产,每亩收入预计在3900元至6600元,按种植面积大小计算,种植农户可实现增收1万元至10多万元。
如今,制种玉米产业已经成为大具乡经济发展的强“引擎”、农民持续增收的“金色产业”。
采写:丽江融媒记者 李映芳
编辑:张秋丽
校对:钱磊
二审:谭元怀
终审:郭俊燕

(发稿编辑:李映芳)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