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传统东巴造纸技艺、领略白沙壁画神韵……丽江古城分会场依然热度不减!

2019-08-10 15:32:25 阅读量61896 字数1868


“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丽江古城分会场于前天同昆明主会场一起盛大开幕后,今天分会场展区依然热度不减。



玉河广场展点:带你领传统东巴造纸技艺



在玉河广场展区聚集着许多游客,大家在各个展点驻足观赏,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以及生动有趣的体验项目让游客朋友们流连忘返。

“其实昨天开幕的时候我们就过来了,但是昨天我们只是图个热闹,那时候我就觉得这些文创产品很有趣,没有太深入地去游览,今天就想再来一次看看,结果就发现了很多体验项目,真的很有趣,而且今天我们认真游览了一下,发现了很多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展区,像这个东巴造纸,这个纳西陶艺,都很美。”游客王女士告诉记者。

在玉河广场展区,有一个特别的展点,这个展点就是和秀红东巴造纸体验馆。


和秀红,云南丽江人,是纳西东巴造纸传承人,其父亲和自强是丽江有名的老东巴,自幼对东巴文化的耳濡目染,让他深知东巴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靠着自己仅有的印象和记忆,不断地去摸索研究东巴造纸。他和妻子一起孜孜不倦地探索传承着东巴造纸技艺,他的孩子们也因为长期浸润在东巴造纸的文化氛围中,对这一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爸爸的造纸技艺很高超,我很喜欢闻这个植物的味道,觉得这个树皮有一种奶香味,以后我也想像爸爸一样,制作出完美的东巴纸。”和秀红的二女儿告诉记者。

和秀红告诉记者,要制作出一张合格的东巴纸并不简单。制作东巴纸的原材料是丽江地区特有的高原野生稀有植物丽江尧花,是一种略微带有毒性的植物,制作出一张完美的东巴纸要经过采集原料、浸泡、蒸煮、打浆、搅拌、捞纸、背板、砑光、舾纸等十多道工序,制作完成的东巴纸防虫防噬,可以存放千百年不损坏,这也是纳西东巴经得以传承的奥秘。


“这一十分难得的传统工艺传承的面还是有些太窄了,很多游客对这项工艺也不是很了解,包括这次分会场,大家来,看到造纸体验馆,很新鲜,但是真正有兴趣去探索了解的太少了,很遗憾,还是希望游客朋友们多多关注这门技艺吧。”



丽江古城博物院(木府):白沙壁画的岁月神韵



在丽江古城博物院(木府)玉音楼展示区还设置了白沙壁画临摹精品全国巡展丽江首展展点,此次博览会丽江古城分会场集中展示了丽江明清壁画临摹代表作品55件。

参与创作临摹的艺术家分为了丽江和昆明两个团队,丽江临摹团队由丽江市美术协会主席兰碧瑛女士和许正强先生负责组织创作,丽江临摹团队又分为四个小组,分别是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小组,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组,丽江市风景画协会工作室以及许正强工作室小组。


兰碧瑛女士告诉记者,这55幅临摹作品共耗时4个月完成,后续还将继续创作下去。“创作过程遇到的困难是很大的,首先我们无法近距离且去长时间地研究临摹壁画的原作,所以只能借助查找大量的资料来解决这个问题。”

▲图片由受访者兰碧瑛女士提供


游人在一幅幅壁画前驻足观赏,这些壁画临摹作品刻意地保留了原作因为时间流逝而留下的残破痕迹,勾勒出了白沙壁画历经时间打磨的岁月神韵。

“我们这次来丽江就是冲着木府来的,没想到碰上了这个展,觉得很幸运,一直就听说过白沙壁画的大名,但是这次因为行程原因无法真正去到白沙古镇观看原作,这次在这里看到临摹作品也觉得值了。”来自重庆,同时也是一名美术爱好者的马先生告诉记者。

白沙壁画作为丽江纳西族在明清时期社会大开放的产物,是明代画家在数百年间的群体创作。是纳西、藏、白、汉等民族画风溶为一体的艺术结晶。受到丝路文明及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影响,白沙壁画融汉、藏、纳西文化一体,众教合一,展示了藏传佛教和儒、道等文化和精神生活。


此次展览展出的临摹作品包括:融合了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纳西族东巴教风格为一体的壁画代表作《南无孔雀明王大佛母海会图》,有汉传佛教、道教和喇嘛教三教的各种神佛100多尊佛像人物组成的《如来会佛图》,以及《观音普门品图》《孔雀冥王法会图》《莲花生祖师图》等白沙壁画临摹佳作。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白沙壁画临摹精品展》展览将联动全国百余家媒体,并通过VR展实现全球化传播;除了在丽江古城博物院(木府)借着“创意云南”2019文化产业博览会丽江古城分会场的平台进行了首展,展览还将在四川、贵州、广西、湖南、湖北、杭州、上海、山东、北京等全国10个省市巡展,向全国各地的朋友展现历代白沙壁画临摹作品中的精品,呈现丝路文明的异彩,讲述多民族文化和谐发展的中国故事。



记者/李琳瑛(实习)

责编/李  铁  和润黄

监制/和红军  和丽星  余金山

终审/段玉龙  总监制/马  湘

新闻热线/0888—5122344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



(发稿编辑:本台报道)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