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视点|从“孤悬江外”到“重要枢纽”

2024-10-21 11:49:24 阅读量18504 字数2794



穿越深山峡谷,跨过金沙天险,一条笔直的高速公路连接起丽江和华坪。


经过8年艰苦的施工建设,这条丽江各族群众期盼已久的高速公路,于近日实现全线通车。从此,丽江城区到华坪的路不再遥远崎岖。


        华丽高速。(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全长150.8公里的华丽高速,把散落的经济、文化、旅游资源串珠成链,成为一条惠及沿线110万各族群众的致富路。它也打通了丽江对外开放新通道,将对丽江加速融入滇中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圈、更好地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挥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包括华丽高速的建设者在内,丽江一代代交通人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中筑就通途。丽江大地上,从山水阻隔到公路四通八达,从“路无寸铁”到动车飞驰,从边陲小机场到航空口岸……一个个里程碑见证了丽江交通的飞速发展,“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加快实现,有力推动了丽江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丽江自古以来是滇藏、滇川的交通要冲,也是云南西部的咽喉。但因山高谷深、江河纵横,重关复隘、交通不便,严重阻碍着与内地的经济、文化往来,让新中国成立前的丽江长期“孤悬江外”、与世隔绝。



新中国成立初期,丽江的交通可谓“一穷二白”。1950年前丽江没有一寸公路,1951年才建成第一条公路, 直到1960年才实现县县通公路。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1978年全市通车里程达到2576公里。


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丽江交通建设步入快车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丽江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抢抓机遇、接续奋斗,综合交通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2009年大丽铁路建成运行,结束丽江“路无寸铁”的历史;2019年开行动车组,丽江迈进动车时代。目前,丽江共有3条铁路93.4公里。


       动车行驶在丽香铁路上。(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2012年,丽江机场高速建成通车,丽江拥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2013年大丽高速建成通车,丽江到昆明实现全程高速。随后丽江高速公路建设进程加快,近年来,建成了宾永高速、丽香高速、宁永高速、华丽高速等7条高速公路。目前,全市5个县(区)实现县县通高速。2023年底,全市公路里程达11521公里。


1995年丽江三义机场正式通航,并先后完成了两次改扩建。目前,丽江三义机场累计开通航线200余条,累计通航城市101个,成为西南第六大、云南第二大航空港。


近年来,丽江金沙江航运实现快速发展,10年前仅通航64公里六级航道,到2023年底已通航432公里四级航道、总里程496公里等级航道。



大道通天下,山海不为遥。75年来,丽江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均发生了从无到有、从慢到快的巨变。随着对外交通“大动脉”越来越畅通,拉近了丽江与外界的距离,丽江也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代。



在永胜县三川镇翠湖村万亩荷花盛开的时节,大批游客来到这里赏荷花、品荷珍、逛荷集……让这个地处三川坝一隅的村庄变得热闹非凡。


    2021年6月16日,三川特大桥俯瞰。(中建云南华丽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指挥部 供图)


背靠青山、怀抱龙潭、湿地环绕,风景优美且文化底蕴深厚的翠湖村,犹如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随着近年来宾永高速、宁永高速、华丽高速等建成通车,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观光,特别是每年荷花季,村内总是游人如织。于是,当地群众以荷为“媒”,办起了艺术节、开起了农家乐、端上了旅游饭碗,当地的农特产品在家门口也卖上了好价钱,翠湖村乡村振兴的路子也越走越宽。


    改建后的丽宁公路。(丽江融媒记者 廖浚宏 摄)


“要致富,先修路。”古城区文化街道拉马古社区的群众深有体会。由于这里地处偏僻,交通条件落后,“人背马驮”曾是当地群众出行的真实写照。经过实施脱贫攻坚,公路修到了群众的家门口,拉马古彻底破除了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如今,拉马古发展起了核桃、菊花、高原特色养殖等产业,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来越好。


一条条平坦、宽阔“产业路”“致富路”通向了群众家门口。截至2023年底,全市农村公路里程达到9733公里,比2012年增加5800公里,实现全市建制村100%畅通、通邮、通客车,自然村(组)100%通达。


除了群众出行更便捷外,农特产品“出山”也更加顺利了。截至2023年底,我市已有邮路总条数96条,服务面积20554平方公里,快递企业19家,快递分支机构322家,快递从业人员达1590余人,实现县乡村三级上下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高效畅通。



2023年11月,国务院批准在丽江三义机场口岸开展口岸签证业务。今年7月15日,丽江三义机场口岸成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丽江这个曾经的边陲小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开放前沿。


    丽江机场。(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近年来,随着互联互通建设的加速,丽江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东进四川入内地、南下大理通南亚、西出怒江到境外、北上迪庆进西藏”的内外联通、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网,正成为滇西北重要物流通道、大滇西旅游环线的重要枢纽。


当前,丽江正充分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着力建设“通道更完善、覆盖更广泛、衔接更顺畅、服务更优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好地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全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大局。



高速公路方面,正继续实施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工程,加快构建“三横五纵三联三射”高速公路网,加速推进古城至宁蒗、宁蒗至香格里拉、玉龙雄古至维西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



铁路方面,正继续推进铁路“补网提速”工程,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大理丽江至攀枝花铁路,实现丽江铁路“建网”目标,进一步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圈等国家重大战略。



航空方面,正加快推进丽江三义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建成后飞行区等级将由4D提升为4E,设计年旅客吞吐量1100万人次。预计到2025年,丽江三义机场三期改扩建将完成并投入使用,旅客吞吐量预计达到800万人次左右;至2028年努力突破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实现“千万级州市机场”目标。



各种拉满“进度条”的交通项目建设,正在丽江大地上持续进行着。一条条公路、铁路和航道,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也将丽江与更多的海内外城市连接起来,催动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巨轮快马追风。




记者:和丽芬

海报设计:李耀瑭
视频:木星 杨国辉
总策划:马 湘 罗坪江
统筹:张卫国 和红军 和继贤 李 桥 潘杨劲松 和众学
责编:李琳瑛
校对:李琳瑛
二审:和晓华
终审:和红军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