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文旅30年 | 守护泸沽湖的美好——访丽江泸沽湖管理局局长卢兴华

2024-11-18 16:39:51 阅读量41113 字数2413


“泸沽湖景区的保护开发是一个不断发掘美好、守护美好的过程。守护泸沽湖的美好,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丽江泸沽湖管理局局长卢兴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image.png

卢兴华做客丽江市融媒体中心演播室。(供图)


镶嵌在高原上的璀璨明珠


“泸沽湖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泊,也是我国第三大深水湖泊。湖水最大透明度达13米,素有‘高原明珠’之美誉。”卢兴华说,1994年,省政府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会,批准建立泸沽湖省级旅游区,正式拉开了泸沽湖由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发展旅游业的序幕。根据会议确定的“开发要注重保护,统筹规划、逐步推进,市场导向,讲求效益,突出特色,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六大原则,丽江加快推进了泸沽湖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如今,旅游业已成为了引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


泸沽湖景区光照充足、冬暖夏凉、降水适中,独特的气候条件为泸沽湖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除静谧的高原湖泊及原始的岛屿外,泸沽湖中还有多种珍稀生物,如泸沽湖特有的3种裂腹鱼、波叶海菜花等。以格姆女神山为代表的山峰、峡谷及森林中有着丰富的陆生生物,如喜马拉雅红豆杉、云南松、丽江云杉、黄背高山栎等;还有多种珍稀濒危动物,如黑颈鹤、猕猴、小熊猫等,构成了泸沽湖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美丽宜人的自然环境。


image.png

一年一度的摩梭转山节。(图源:“泸沽湖景区”微信公众号) 


泸沽湖因其独特的摩梭风情,被誉为“东方女儿国”,这也是泸沽湖景区最具代表性的核心人文资源。


居住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崇敬“格姆女神”,这里流传着许多有关“格姆女神”的民间传说。摩梭人有转山节、成丁礼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节庆;木楞房、祖母房、花楼等摩梭民居极具民族风情;传统手工织品、猪膘肉、苏里玛酒,以及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和猪槽船等,这些都是泸沽湖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


倾力守护一湖碧水


卢兴华说,泸沽湖景区的开发以保护为前提,一直以来,严格把牢生态保护“红线”,坚决守住环境安全底线。同时,不断创新泸沽湖保护治理思路,坚持把治点源与治面源、治一湖与治流域、治标与治本相结合,通过申请发行国家专债、省补资金和贷款融资等形式,累计投入20亿元,先后实施了一级保护区生态搬迁、环湖截污、垃圾减量化处理、入湖河道治理、智慧泸沽湖、摩梭小镇、女儿国镇供水工程、湖滨生态带建设等一大批保护治理项目。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泸沽湖保护治理工作实现了从“一湖之治”到“流域之治”、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综合施治的转变,泸沽湖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国家地表水Ⅰ类,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湖泊”“中国十大生态名湖”。2022年,泸沽湖(云南部分)被生态环境部评定为全国18个“美丽河湖”优秀典型案例。2023年7月,被省水利厅、省河长制办公室评为“云南省绿美河湖标杆典型”。2024年5月,丽江泸沽湖保护治理实践经验《倾力守护一湖碧水 实现保护发展双赢》入选全国干部培训教材。


image.png

静谧而美丽的泸沽湖。(丽江融媒记者 张小秋 摄 )


生态美、旅游兴。30年来,泸沽湖景区坚持保护治理和旅游发展双轮驱动,实现了旅游与生态的和谐共荣。


如今的泸沽湖景区,游客数量与旅游收入持续增长。2019年,从丽江方向进入景区游客达216.7万人,旅游门票收入突破1.32亿元。2023年,从丽江方向进入景区游客人数达158.545万人,同比增长176.54%;旅游门票收入为9213.747万元,同比增长232.20%。当地居民人均年收入从2003年的829元提高到2023年的3.45万元,增长了41.6倍。


泸沽湖景区在文旅融合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30年来,各级、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通过深入挖掘摩梭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泸沽湖景区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最佳生态文化旅游景区”“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2023年8月,泸沽湖“女儿国”女子徒步大会入选“云南省体育旅游精品项目”。2023年12月,泸沽湖景区大洛水村被认定为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2024年3月,大洛水村入选云南省金牌旅游村名单。


5A级景区创建稳步推进


泸沽湖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是市委、市政府擦亮丽江旅游“一体两翼”中“东翼”旅游品牌,为“舍不得的丽江”注入品牌活性因子的重要决策部署。


image.png

游客乘坐猪槽船荡漾的泸沽湖上 。(丽江融媒记者 张小秋 摄)


卢兴华说,2023年6月29日,泸沽湖景区作为全省唯一参评景区,参加了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申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会。为争取尽快进入国家5A级景区创建预备名单,全市上下联动配合,积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立足国家5A级景区创建基础和发展方向,对标《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评定与划分》标准,完成《云南丽江泸沽湖摩梭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2023—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和《云南丽江泸沽湖摩梭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方案》的编制。二是为进一步推动创建工作高效开展,加强统筹协调和整合资源,泸沽湖管理局草拟了《云南丽江泸沽湖摩梭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方案》,研究制定了83条工作措施,分解了105项具体工作任务。从着力营造创建氛围、改善环境卫生、加强安全管理、推进项目建设、开展综合整治、强化智慧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文化体验等8个方面强化工作措施,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压实相关责任,强化要素保障,高标准、高起点推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全面推进。


“泸沽湖景区山水相依、人湖相伴。过去的30年,它孕育出无数的精彩,未来,它也将有更多可能。”卢兴华说,下一步,泸沽湖管理局将一如既往秉承着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积极推进泸沽湖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相关工作,守护泸沽湖的这份美好。同时,努力让泸沽湖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宜居、更加宜游。



记者/张小秋

责编/和真羽

二审/和晓华

终审/罗坪江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