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记银号”门店。(丽江融媒记者 左林珏 摄)
学习一门手工技艺,宛如一场漫长且孤独的跋涉,范增寿毅然踏上这条道路,一走便是二十七载春秋。1998年,父亲在西藏为他寻得一位银器制作师傅,当时,生活条件艰苦,加之高原反应如影随形,初来乍到的范增寿便萌生出了放弃的念头。然而,经过几日休养,他逐渐熟悉了高原环境,师傅也不断鼓励他学会适应,于是,他决定暂且留下,继续学艺。时光悄然流转,两年的学习生活一晃而过,待到离开时,身边已有六七个一同学艺的伙伴。
范增寿。(丽江融媒记者 左林珏 摄)
2003年,范增寿回到丽江组建家庭,随后奔赴川西,决心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本以为凭借所学手艺能在川西有番作为,可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实战与想象大相径庭,困难接踵而至。旁人1小时能雕琢出两朵精致的小梅花,而他费尽心力,两天才完成一朵,这让他首次对自己的技艺产生了怀疑。但他并未气馁,反复钻研、刻苦练习,不断精进手艺,终于在川西站稳了脚跟。川西的岁月,艰辛异常,但恰恰在这段时间里,他的技艺得到了极大提升。
“范记银号”手工银器制品。(丽江融媒记者 左林珏 摄)
一次偶然的契机,范增寿看到朋友在丽江古城开店。他敏锐地察觉到这里市场广阔、游客众多,且售卖的产品正是自己擅长制作的。于是在2011年,他回到丽江,在古城拥有了自己的门店“范记银号”。在古城开店的多年间,他逐步探索产品创作,努力适应多元化的客群需求,渐渐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风格和品牌。多年来,他获得了“兴滇英才”首席技师、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云岭工匠、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云南省金属工艺大师、市级技术“状元”、丽江市“八个一百”工匠人才等诸多荣誉。
范增寿所获部分荣誉。(丽江融媒记者 左林珏 摄)
“范记银号”主打手工银器,产品为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的银制器具,如手镯、茶壶、茶杯、水杯、梳子、碗筷等。为了契合日新月异的旅游市场和游客喜好,他在传统产品基础上进行升级创新,提升产品的质感,以及不同应用场景的适配性。同时,他注重顾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顾客在这里可以根据自身想法参与设计,他们可以亲自见证一件器皿从无到有的诞生过程,这也充分显示出传统手工技艺对年轻人的巨大吸引力。在五湖四海的游客身上,他也汲取到了前沿的想法,获取到宝贵的设计灵感。在古城开店的这些年里,许多客人与范增寿结下了深厚友谊,当老顾客多次重返丽江,带着朋友来店里挑选心仪之物时,他真切地感受到一种自豪与被认可的喜悦。
范增寿作品“花翎”。(丽江融媒记者 左林珏 摄)
在这27年的传承与坚守中,范增寿认为,做出手工制品是工匠的本分,但这不足为道,更为重要的是,在制作过程中深入思考,不断突破自我,追求精益求精。他想对投身传统技艺的年轻人说:“行行出状元,只要持之以恒,总会绽放光芒。在坚守的道路上,这门手艺也会回馈你满满的幸福感。”
手工银器制作工具。(丽江融媒记者 左林珏 摄)
播出频率:FM97.7丽江旅游交通广播
播出时间:每天10:00、16:00、21:00
采编/左林珏
责编/李婧
终审/杨国钧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