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报告文学《张桂梅》的背后

2025-09-10 11:18:30 阅读量8610 字数1389


“张桂梅老师是时代楷模,在大家心中是个英雄,但在笔者面前,她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内在灵魂的普通人,是女儿、妻子、老师,最后才是英雄。”日前,传记报告文学《张桂梅》的作者王秀丽接受了记者的专访,畅谈她的写书情结。


传记报告文学《张桂梅》一书的作者王秀丽。(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张桂梅》一书由曾获中国报告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的李延国与张桂梅老师的至交好友王秀丽共同撰写。曾在丽江市华坪县融媒体中心当记者的王秀丽,自2008年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校后,深入跟拍采访张桂梅老师,先后采写关于张桂梅和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电视新闻稿件70余条、专题片20余部,整理笔记10余万字。2020年,王秀丽被华坪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典型宣传工作优秀个人”。


传记报告文学《张桂梅》一书。(丽江融媒记者 赵庆祖 摄)


 ——“深入跟拍采访张桂梅14年,看到张老师哭过、骂过、笑过”

王秀丽也是电视剧《山花烂漫时》的方琼原型。30万字,翔实讲述张桂梅从1957年出生到2021年间的人生经历,从黑龙江到云南,从牡丹江到香格里拉、大理,再到丽江华坪,浓缩她60余年的心路历程,清晰展现她为照亮山区女孩的人生道路而献身教育、“九死亦无悔”的执着追求。


怎样才能写好这本书呢?王秀丽用14年的行走与书写,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作为一个记录者,我们不能只是观察者、行者或是游者,更应该成为张老师的知心交心的好朋友,让自己沉到底,深扎下来,和张老师及女高的孩子们融为一体。”


“张桂梅老师,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也不是只有硬核和严肃,讲述张桂梅老师作为普通人的诉求、感受和日常,才能回归到立体、真实的人。”王秀丽说,李延国老师不顾八十高龄,不顾路途劳顿,和我一道多次深入华坪山区,对张桂梅老师以及她的学生、同事进行了广泛深入细致的采访,获得了关于张桂梅老师的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这也让我很感动。

 

——“每卖出1本书,就有2元购书款捐赠给华坪女高”

王秀丽常年跟踪采访宣传张桂梅老师,对张桂梅老师的生平事迹、点点滴滴了如指掌,因此在创作时成竹在胸、运笔自如。


“写书的时候李延国老师要求非常高,哪怕一个词一个字的改动,都很认真。”王秀丽回忆说,在写作时,我们自始至终用了第二人称“你”来叙述,这是一种谈话式的、对话式的叙述,拉近了读者和作者、主人公三者之间的关系,避免了生硬的表达。


王秀丽说,这本书每卖出1本,就有2元购书款捐赠给华坪女高。在宣传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同时,这本书也会将每一位读者与张桂梅、与大山里的女孩和教育事业联结在一起,让每一位购书人在张桂梅先进事迹中找到共鸣的同时,表达对大山里的女孩和教育事业的支持。


——努力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文艺作品

 “《张桂梅》以充满穿透力、感染力的文字,全方位、全景式揭示了张桂梅不平凡的心路历程。”


“书中有不少文字让我感动至深。”


“这是一部用真心、真情写就的书,是一部构思精巧、真实生动、文笔优美、催人泪下精品。”


“这本书丰富详实,故事特别吸引人,是一本有温度,让人感觉眼前一亮的好书。买了两本,一本送给正在读小学的孩子,一本留给自己。”


读者的留言让王秀丽感动不已。王秀丽表示,将以人民为中心,扎根本土,努力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文艺作品。


fd96cb5a6861daa48be3277fbf912a9d.gif

记者/赵庆祖

责编/和润黄

二审/和众学

终审/郭俊燕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