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秀鑫:做学生心里那束温柔的“星光”

2025-09-12 13:31:00 阅读量4509 字数1526


“我的教师节愿望,就是孩子们上课能大胆举手说英语,不用躲躲闪闪,愿意和我像朋友一样聊聊天。”秋日的阳光透过大研中学的教室窗户,洒在段秀鑫带着笑意的脸上,说起学生,她的语气里满是温柔。这是她坚守讲台的第19年,同事们都亲切地叫她“小星星”——“星星”的光,不仅照亮了学生的英语课堂,也暖进了他们的心里。


段秀鑫正在上英语课。(丽江融媒记者 杨四娟 摄)


山路上的脚印,藏着最朴素的牵挂


2006年,刚大学毕业的段秀鑫背着简单的行囊,来到古城区大东乡大东中学。那里的孩子大多来自偏远山村,攥着皱巴巴的英语课本,说起英语时总带着腼腆的口音,眼神里藏着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也藏着一丝胆怯。


“别怕,英语就是用来‘说’的,说得好不好不重要,敢开口就是最棒的!”课堂上,段秀鑫总蹲下身和学生平视,不厌其烦地纠正发音;课后,她沿着泥泞的山路去家访,最远的一户学生家,要走整整7个小时。“记得有个女孩,家住的比较远,我去她家家访时,她说她很喜欢英语,但因为比较胆小,所以不敢开口说。经过引导,她越来越勇敢,甚至在放牛时对着山谷大声练口语,如今她在上海外企工作,每次联系她都兴奋地和我说:‘老师,我能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啦!’。”段秀鑫说。


那些年走出来的山路脚印,沾着泥土,却连着学生的心。段秀鑫说:“我不想只教他们背单词,我想让英语成为一扇小窗户,让他们能扒着窗户看看外面的世界。”


段秀鑫在英语课上与学生们开心互动。(丽江融媒记者 杨四娟 摄)


课堂外的“搭子”,装着最贴心的陪伴


2010年调往金山民族中学后,段秀鑫的教学多了几分从容,和学生的相处也成了“亦师亦友”的模样。课堂上,她是严谨的段老师,拿着教案逐字逐句抠细节;课后,她就成了学生的“英语搭子”,围在课桌旁和大家一起讨论漫画里的英文台词,分享自己上学时学习英语的笨办法。


段秀鑫(中)与刚进入初一的学子聊天。(丽江融媒记者 杨四娟 摄)


“老师,这个动画里的这句话要怎么翻译才好?”“老师,你读书时也怕英语考试吗?”面对学生叽叽喳喳的问题,段秀鑫从不敷衍。2012年赴美交流学习后,她便把“快乐学习”的理念带回课堂——不再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用情景剧、单词游戏代替枯燥的默写。


2012年段秀鑫赴美交流学习 。(供图)


刚上初一的毛娅涵说:“进入初一还不到两周,但是段老师总会关心我们的学习生活,让我很快适应了新环境。”


抽屉里的礼物,藏着最珍贵的认可


段秀鑫的办公桌抽屉里,锁着一叠厚厚的“宝贝”:几米长的画卷上,密密麻麻写着学生的留言,还有歪歪扭扭的英文签名;几封泛黄的信纸上,是毕业多年的学生写来的牵挂——“老师,高中一周只能打5分钟电话,我排了好久队才拨通您的号码……”


最让她难忘的是一届学生的毕业礼:那天她推开教室门,学生们突然举着彩纸花围上来,有人特意为她打了一把小伞,彩纸洒了她一身。“当时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说起那一刻,段秀鑫的眼睛亮了起来,像落了星星。


段秀鑫(右)与同事讨论教学方法。(丽江融媒记者 杨四娟 摄)


在同事和占琼眼里,段秀鑫的“暖”不只对学生:“教研时遇到难题,她总能想出好点子,还把在国外学的教学方法毫无保留地教给我们。”杨世荣更是觉得“小星星”这个称呼再贴切不过:“她总笑眼弯弯的,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同事,都像星光一样,不刺眼,却足够温暖。”


19年教学生涯,段秀鑫从青涩的青年教师变成了师生口中的“小星星”,从山路间的家访者变成了课堂上的“星光”。她说:“我不想做最亮的太阳,只想做一束温柔的星光,陪着孩子们慢慢长大,让他们有勇气带着大山里的故事,走向更远的地方。”而那些被她照亮过的学生,早已把这束光,悄悄藏进了心里。



记者/杨四娟

责编/和真羽

二审/和众学

终审/谭元怀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