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凤庆管护分局鲁史管护站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护监测工作中,于保护区内一处山头惊喜发现大量春兰的生长分布,经初步清点估算,数量达上百株。这一发现不仅为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增添了亮眼一笔,也充分印证了保护区在生态管护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 (Rchb. f.) Rchb. f.),也叫草兰、兰花、朵朵香等,是兰科兰属的一种地生植物,为亚热带产植物,多分布于北纬25°-34°,生于多石山坡、林缘、林中透光处,其性喜凉爽、湿润和通风透风,忌酷热、干燥和阳光直晒,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含腐殖质丰富、呈微酸性。

春兰是中国国兰的主要代表种,其叶色鲜绿,常年青翠,叶姿潇洒飘逸,花色淡雅,花香清香四溢醇正而幽远,被称为“天下第一香”。其假鳞茎较小,卵球形,包藏于叶基之内;叶带形,下部常多少对折而呈V形,边缘无齿或具细齿;花葶从假鳞茎基部外侧叶腋中抽出,直立;花序具单朵花,极罕2朵;花苞片长而宽,多少围抱子房;花色泽变化较大,通常为绿色或淡褐黄色而有紫褐色脉纹,有香气;萼片近长圆形至长圆状倒卵形;花瓣倒卵状椭圆形至长圆状卵形;唇瓣近卵形;蒴果狭椭圆形。花期1-3月。

由于春兰在自然条件下结实率、萌发率低且野生春兰被过度采挖,导致野生春兰种群数量大幅减少。目前,春兰已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二级,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植物。
如此集中且数量较多的春兰野生种群在自然保护区内较为罕见。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物种资源数据库,也为研究春兰的生长习性、种群分布规律以及生态适应性等提供了宝贵的实地样本。

此次大片野生春兰的发现,离不开自然保护区管护机构长期以来在生态管护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为了守护好这片生态家园,保护区管护机构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护措施。下步,自然保护区管护机构将进一步加强对该区域春兰种群的监测和保护工作,定期对春兰的生长情况进行跟踪记录,研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确保这一珍贵的野生春兰种群能够在保护区内健康生长繁殖。同时,也将以此次春兰发现为契机,进一步加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管护力度,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更多的野生动植物提供温馨的家园,持续推动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温馨提示:保护野生兰科植物、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家园。根据2021年修订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目前除兔耳兰外,兰科兰属的所有种类均已列入国家二级及以上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非法采集、出售、收购野生兰花可能构成“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