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
“发现乡村”中国作家
驻村计划活动(第一期)
走进峨山县
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副主任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熊育群先后深入岔河乡河外村凤窝组和
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沉浸式感受峨山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与
独特的自然魅力
为文学创作汲取丰富素材

在凤窝组,熊育群详细了解了村庄人文历史、产业发展、移风易俗、村民生活变迁等情况。近年来,凤窝组从思想引领、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基层治理等方面,推动乡风文明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熊育群还观看了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彝族花鼓舞表演
村民们身着绚丽的彝族传统服饰
以刚劲有力的鼓点 灵动多变的舞姿
展现了非遗与民族文化之美

熊育群说:“我感到特别欣慰,因为这个村的民族文化保存的非常好。首先,我看到花鼓舞队员们都穿着民族服装,神采飞扬,这说明她们的日常生活是愉快、充盈的。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地的作家群体,在村子里能有这么多人坚持写作,并且作品能登上国家级刊物,这充分体现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外,精美的刺绣也证明这里的文化传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非常难得。”

在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熊育群通过观看数字化展陈和实物资料
近距离感受
玉溪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非遗的独特魅力
“听了彝族四腔,我感到很震撼,这种民间音乐,是充满着艺术的魅力。峨山这块土地,文化艺术、传统文化非常深厚,让我收获良多。”熊育群说。

活动期间,熊育群还与峨山本土作家及文学爱好者围绕民间文化挖掘、乡村文学创作等方面进行交流,进一步激活文学创作灵感,以文学的笔触描绘乡村的壮美画卷,发掘乡土文化中蕴含的“和美”精神。

据了解,“发现乡村”中国作家驻村计划活动旨在记录新时代山乡巨变历程,以文学赋能乡村振兴,促进文旅融合。活动将组织16位知名作家,分赴全省16个州(市)开展驻村调研,创作推出反映当地文化、历史变迁、乡村振兴的文学作品,并开展乡村文化志愿者等文化赋能实践活动。
全媒体记者:矣俊兰 谭世美
责编:李开才
审核:李志敏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