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信息】“汉画像石上的孔子”拓片展在市博物院举办

2025-11-23 11:06:05 阅读量3786 字数1361


“汉画像石上的孔子”拓片展

在市博物院举办


11月19日,汉画像石上的孔子——济宁汉碑汉画像石拓片展在丽江市博物院开展,展期将至2026年1月12日。


山东省济宁市素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著称,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东夷文化、儒家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济宁市文物藏量丰富,尤以汉碑、汉画像石为最,境内汉碑藏量全国第一,汉画像石2000余块,内容包罗万象。此次展览分“汉画像石”“汉代碑刻”两大部分,立足汉碑汉画内容,以碑刻文字和图像为载体,观众可以近距离接触这些珍贵文物,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桃杀三士》拓片。


汉代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庙阙等的建筑构件。汉代人以石为地、以刀代笔,描绘出汉代现实生活、丧葬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方方面面,表现出大汉王朝强盛雄浑的国风和博大开放的胸怀,画风质朴、主题鲜明、富有民族特色,被誉为“汉代历史的画卷”。画像雕刻内容包括现实生活、神仙祥瑞和宇宙天界,反映出汉代人的宇宙观、升仙幻想以及享受美好现实生活的强烈愿望,其中既有崇尚儒家出仕致用思想下积极的入世思想,又包括道家神仙学说影响下的升仙幻想,妙趣横生地描绘出汉代的神仙信仰和理想追求。济宁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以质朴厚重见长,古风盎然。济宁市博物馆馆藏画像石古拙朴素,极具抽象浪漫之美;邹城画像石夸张大胆,雕刻大刀阔斧、粗犷豪迈;微山画像石雄浑苍健,独具阳刚之美;嘉祥画像石精致细腻,线条流畅飞扬。本次展出的历史故事题材汉画像石有表现大勇大义的“荆轲刺秦王”故事,表现圣贤名臣的“周公辅成王”故事,表现虚心好学的“孔子见老子”故事等;生活题材汉代画像石大多表现富裕、享乐、有着一定身份地位的贵族生活,再现了汉代人生活的情趣和理想。如,车马出行图中前呼后拥的车队表现了主人出行时的威仪,狩猎图中惊慌奔跑或中箭倒地的禽兽表现了主人狩猎时的场景,乐舞百戏图中舒展的舞蹈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娱乐项目展现了主人的现实生活;神仙祥瑞题材汉画像石表现“升仙”的较多,还有大量表现祥瑞的现实中可见的动物、幻化的动物形象;天界仙境题材汉画像石通过刻画日月星辰、天神、瑞兽等表现宇宙空间,反映了汉代人对宇宙和生命的认知程度。


《水榭捕鱼》拓片。


汉代碑刻是汉代人用以表墓、追颂死者生平事迹或祭祀神灵等重要行为的原始石刻文字,是研究汉代人生活习俗、思想意识以及历史事件、文字演变、书法艺术等方面的重要文物资料。济宁汉碑既有雍容华贵的庙堂艺术极品,也有率意纯真的民间作品。其书体艺术或鸿篇巨制、庄严肃穆,或信手挥洒、轻松活泼。这些汉碑不仅彰显“大汉气象”的共同性,而且富有个性特点,呈现出瑰丽多彩的艺术神韵和文化魅力,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济宁汉碑虽经历史沧桑佚失不少,但保留至今的仍有38种之多。其中,曲阜孔庙20种、济宁市博物馆汉碑室10种、邹城孟庙2种、嘉祥武氏祠4种、汶上1种、微山1种。在这些碑刻中,西汉碑刻8种,东汉碑刻30种,占全国汉碑总量的半数以上,素享“中国汉碑半济宁”之誉。此次展出的内容有任城王墓刻石、武荣碑等。


此次展出由丽江市文旅局主办,丽江市博物院、济宁市博物馆承办。


丽江融媒记者白浩文/图





编辑:白   浩

校对:张小秋

二审:和继贤

终审:郭俊燕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

扫码阅读/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