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丽江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烟叶绿色生产积极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之中,以源头减量和循环利用为抓手积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以前揭下来的地膜不知道怎么处理,都是田间地头随处
请升级您的浏览器近年来,为做好黄果产业文章,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本村农户就业增收,培德村在翠玉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为抓手,通过落实书记领航项目,发挥党员干部带头引领作用,组织人员、筹集资金改善农业水利、道路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华坪县兴泉镇文乐村巴拉乡村振兴示范点通过党建引领、示范带动,不断总结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经验,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产业发展之路,因地制宜开展和美乡村建设,走出一条量身打造的乡村振兴之路。华坪县兴泉镇文乐村巴拉村广场。(丽江融媒记者 和丽勇 摄)
近年来,华坪县通达傈僳族乡通达村委会田心村小组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发挥村民主人翁作用,同心协力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绿美乡村建设,全组52户200多人正稳步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迈
11月10日,玉龙县文联组织各协会会员到下虎跳峡、稼沃蓝莓有限公司3000亩基地、田园油橄榄公司加工厂房、大具江桥、白麦村委会金宏村等地采风。会议现场。(丽江融媒记者 白浩 摄)文艺家们被大具乡悠久的历史文化、特殊的地理特征、独有的气候条件、奇绝的自然景观
又到苹果飘香时,硕果累累挂满枝。眼下,古城区文化街道红水塘村的苹果迎来了丰收,连片的苹果树郁郁葱葱,一个个鲜红透亮饱满圆润的苹果挂满枝头,处处弥漫着香甜气息。30多年来,这个村民不足百户的小山村与苹果产业结下不解之缘,上演了从贫困走向温饱,进而逐步富裕的动
近年来,宁蒗彝族自治县翠玉傈僳族普米族乡坚持以党建引领、支部牵头、党员带头,按照“整合资源、加大扶持,政策引导、资金投入,扶优帮弱、培育壮大”的原则,倾力打造翠玉乡万亩青花椒示范基地。到目前,全乡青花椒种植面积1.2万余亩,每亩产量可达0.5吨,每年可带动
日前,华坪县文乐烟站烟叶收购微机窗口,开着“三蹦子”来烟站交烟的年轻烟农谷正富接过收购人员递过来的烟叶收购交售清单,看着清单上15596元的金额,高兴地说:“今天的级别我很满意,烟款比我估计的还多1500元。”谷正富对此次交售烟叶很满意。(杨世祥 摄)家住
秋日的玉龙县巨甸镇阿乐村,田野与村庄相映成趣,漫山遍野的瓜果飘香,一座座整齐划一的农家小院焕发新颜……好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村民在采摘火红的小米椒。(丽江融媒记者 李映芳 摄)这幅村美民富的画卷,凝聚着玉龙县地震局全体干部职工和该局乡村振兴驻村
金秋时节,来到华坪荣将镇果子山,却看不见满山的果子,因为各家的芒果早已销售一空。华坪荣将镇龙头村果子山万亩芒果基地。(丽江融媒记者 廖浚宏 摄)“今年也就挣了30来万吧。”当记者问起收入,龙头村的芒果种植户徐杰婷害羞中带着自豪,邻居的大姐插话道,“你还谦虚
泸沽湖往北,川滇交界的宁蒗永宁镇温泉村,一座占地147亩的云之南丽宁种薯产业园已拔地而起。园区日光温室里,一株株薯苗孕育出一颗颗微型种薯,“一棵苗一周可采2个,能不断地采。”云南英茂集团公司在园区的负责人刘志龙正和工人们细心采摘着核桃大小的种薯。“探头就有
自2021年被评选为第二批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以来,古城区深入实施“一个基础、两个提升、四个融合、一个特色”八大工程创建行动,加强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客运、城乡货运物流服务一体化水平,创新客货邮机制、基础设施、运力资源、信息系统融合发
丽江市华坪县通达乡维新村,距通达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距县城50公里,是一个傈僳族、汉族、彝族(他留)等民族聚集的高寒山区。维新村一组依山傍水,绿树环绕,有着清幽宜人的田园景致,全村共有30户107人,其中有7名党员,产业发展主要以玉米、烤烟、豌豆为主。维
9月22日,中秋、国庆双节前夕,中国人寿丽江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唐忠率队到公司挂联点——宁蒗县红桥镇金子沟村走访调研并看望慰问乡村振兴工作人员。调研组首先看望慰问了金子沟村乡村振兴工作人员,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和国寿大家庭的温暖。在与金子沟村“两委”干部
9月23日,丽江市2023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在玉龙县拉市镇举行。市教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市乡村振兴局等部门集中下乡,联动示范,把理论政策、科学技术、医疗服务及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送到群众家门口。9月23日,丽江市2023年文化科技
九月,几场绵绵的秋雨过后,成熟的气息弥漫在玉龙县拉市坝子,沉甸甸的果实缀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放眼望去,一番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目光所及满是令人心醉的秋色。驱车前往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园(田园综合体)试点的核心区海南村,车窗外平畴沃野,山林葱茏,花草繁盛,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声明】如需转载丽江市融媒体中心名下任何平台发布的内容,请 点击这里 与我们建立有效联系。